第22章 中華盜龍(1 / 1)

和平中華盜龍是大型肉食性恐龍。

它的頭大而笨重,頜上長有匕首狀的鋒利牙齒;前肢短小,後肢長,靠兩腳行走,爪大而尖銳。

它生活在河湖之濱的高地叢莽之中,捕食植食性恐龍和其它動物,是異常凶猛的肉食龍。這具標本長約10米,是目前亞洲最完整的肉食龍。

中華盜龍(屬名:Sinraptor)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蜥形綱,雙孔亞綱,蜥臀目,獸腳亞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晚侏羅紀的中國。董氏中華盜龍的身長經測量大約有7.6米,高度接近3米。

而和平中華盜龍大約有9米長,高3.2米。已有兩個被命名種,董氏中華盜龍(S. dongi)以及和平中華盜龍(S. hepingensis)。

主要特征包括:大腦袋、中等大小而強壯的前肢、長腿、粗壯的軀體。

中華盜龍,Sinraptor,意為來自中國的盜賊。中華盜龍屬下有兩個種:董氏中華盜龍,Sinraptor dongi,和平中華盜龍,Sinraptor hepingensis。

董氏中華盜龍發掘於新疆準噶爾盆地,而和平中華盜龍則發現於四川省自貢市和平鄉,說明中華盜龍曾經分布較廣。

它比異龍更原始,與在四川發現的永川龍比較接近,但頭骨比永川龍更長更低。

研究者提出,把在四川自貢發現的和平永川龍並入中華盜龍屬,作為這個屬的第一個種,即和平中華盜龍。

侏羅紀晚期是肉食龍類最繁盛的時期之一。

我國所發現的屬於晚侏羅紀的大型食肉恐龍除單棘龍外還包括中華盜龍,永川龍和四川龍。

後三者都屬於一科,為中華盜龍科,Sinraptoridae。

而單棘龍被認為有時候會成為中華盜龍的非常規食物,因為單棘龍的化石上有疑似中華盜龍屬的咬痕。

中華盜龍的腿很長,個子在同體長的恐龍裏很高。

董氏中華盜龍:體長7.5米,頭骨85厘米,體重在1.8噸。小於北美脆弱異特龍平均水平。

和平中華盜龍:體長9米,頭骨104cm,體重在3.5噸。大於北美脆弱異特龍平均水平,主要特征是:頭骨粗壯,頭骨高長比適中,頭骨兩側六對開孔,外鼻孔鵝卵形,側顳顬孔大小適中,

前後最寬處在中下部,上頜骨有上頜骨凹,頂骨突起高,後側突發育。頭骨上的額骨和頂骨愈合。下頜孔大,前頜齒4,下頜齒數不超過15。頸椎後凹型,背椎雙平型,背神經棘矩形板狀,較高。

5個愈合薦椎,尾椎雙凹型,前部尾椎神經棘高,腰帶堅實,恥骨和坐骨幹愈合,恥骨的腳狀突發育一般,腿長,身高在同體長食肉恐龍裏很高。

考古學家還曾在草食性恐龍的身上發現過中華盜龍留下的牙印呢。這些痕跡可以告訴我們,像中華盜龍這樣的獸腳類恐龍打鬥時是用嘴當武器的。中華盜龍的顱骨有1米長,因為它們是用嘴當武器,所以相互間的打鬥很可能非常激烈和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