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想不到別的理由,隻得出此下策,言嫣是知道劉煜的,先前劉煜來韓府見過韓安,知道劉煜如今是韓府錢財的“大管家”。
言嫣和董月聽到韓安如此說,也就放下心來,拿著首飾,也不理會韓安了,
“月兒,你看,這個簪子好看嗎”
“好看,娘,你看這個戒指呢”
韓安囧....
韓安感覺自從董月從董府的事情中走出來後,雖然沉穩不少,但麵對韓安和言嫣的時候,還是十分不著調的,言嫣也被她帶偏了。
但韓安喜歡這種感覺,讓等級森嚴的韓府有了一絲家的感覺。
如今言府獨子言念和其母張氏也到了幽州,也對言嫣產生了一部分影響,不過言念與其母好似融入不到這韓府,韓安也不在過多關注,韓安昔日曾被言順所救,但如今帶言念出洛陽,也算還了言府的恩情,他與言府感情不深,更何況還殺了言碩,能做到如此,已是仁至義盡。
次日,韓安命鐵牛帶領五十甲士,跟隨韓安出城,韓安陪同言嫣董月一起在城外賑災。
昨日,言嫣和董月聽聞韓安說,百姓饑寒交迫,韓安打算賑災,她們便要一同出來。
韓安命軍士擺好桌凳,起鍋燒油,飯食還未出來,此處就聚集了不少災民。
韓安帶來了大量的糧食,如今抄了不少世家,韓安不缺錢。
言嫣和董月親自上手,為災民打粥、打飯,韓安望著二人,也是上前援手。
半日後,排隊的災民終於最後一個了,韓安給他打完飯食,也盛了一碗,坐在一旁,與災民閑聊起來。
“這位老伯,吃飽了嗎”
這位老者急忙點頭,
“吃飽了,吃飽了,多謝侯爺、多謝老夫人、多謝夫人”
他們已經知道,帶著軍士出來賑災的人是侯爺和他家人。
眾人聞言一一跪拜。
韓安見此,也是站起身,
“各位,不必如此,各位身為我幽州百姓,我身為幽州牧,沒能讓百姓吃飽穿暖,這是我的過錯,我已命人登記在冊,在城外建立磚窯,各位登記好後,可前往報名,每日管飯,還有工錢”
“我等謝過侯爺”
“侯爺好人啊”
“是啊,先前薊縣官府也有過賑災,據說也是侯爺下的命令”
“我張三要第一個報名,對於侯爺的恩情,我無以為報,這一百斤的肉就交給侯爺了”
“我也是”
韓安聞言,心中感動。
多好的百姓啊,你隻要給他們希望,他們就為你付出生命。
“大家不必如此,好日子還在後麵,本侯已經把世家的土地都收了上來,日後會租售,以後人人都有土地,日子馬上就會好起來”
眾人聞言,都激動了,
“謝侯爺”
韓安見此情景,十分動容,這次賑災本就是他有意做的,不然先前就讓吳士一起賑災了,如今多好,兩全其美,再加上招賢令,韓安的地位在這些百姓心中恐怕比遠在洛陽的皇上還高。
軍心已定,民心可依。
做完這些,韓安與言嫣等人回府,此時的韓潮已在韓府等候。
“侯爺,薊縣的土地和百姓人數都已登記在冊”
“好,韓潮,你與吳士做好準備,製定售賣價格,價格一定在百姓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若無餘錢,可先行出租,設置一個最大限額,每人最多購買的不能超過一定數量,這個限額,由你和吳士製定,稅收政策實行武帝曹操的政策,收定額田稅,把人頭稅改為按戶征稅,一畝隻收四升”
“此事由你倆全權負責,這是有關民生的大事,切不可匆忙行事”
韓潮聞言,心中有些感動,韓安這是給他們二人一個收攬民心的好機會,若此事辦成,日後二人辦事定會得到百姓的鼎力相助。
也會提升他們在寒門之中的威望。
韓潮走後,韓安整理了一下最近的事情,近期士兵也在不斷的圍剿山匪,山匪即將大定,待婚禮過後,韓安會著手處理軍事。
內憂已除,大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