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小金你別張羅了,快來坐下向趙書記彙報。”
調集了全家的椅、凳又從隔壁鄰居借來了幾張,總算將客人們安頓好了,金明這才拿了一張小木凳坐在趙一浩的對麵,形成了屋子裏的“三人核心”。他連聲地說;
“對不起,凳子太少了,讓各位領導……”
話沒說完便被縣委書記打斷了:
“別說這些客套話了,省委趙書記在百忙中專門抽時間來看你。這不僅是你的光榮,也是全縣人民的光榮。你快向趙書記彙報你是怎麼想到回鄉來種果樹,帶領全村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
他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閉口不提顆粒肥料廠。
什麼全縣人民的光榮?趙一浩很反感卻也不便說什麼,便示意金明:
“你對我們介紹介紹吧。”
金明開始介紹了,但他沒有按照縣委書記給他的提示和指導思想講,他講得很短也很實在。依然有些膽怯而且略帶口吃,也許是因為從來沒有麵對省委書記這樣的高官,或者因為有縣裏的“父母官”們在場,不便也不敢將事情經過全部說出的原故吧,他說:
“我那年還在供銷社當采購員,去外省一個縣采購水果,我發覺這種碰柑是優良品種,又了解了一下,那裏的土質氣候和我們這個地方差不多,周期不算太長,三四年就掛果,覺得是致富的好門路,便回家商量辭掉了供銷社的工作,傾家蕩產買果苗、承包荒山幹起來了。”
他卻沒有忘記顆粒肥料廠。“為了以短養長,我們又辦了一個肥料廠,那技術是在當采購員時偷偷學到手的。現在銷路很好,遠近的人都來買。忙不過來,我顧了兩個人。”他說得很坦然,但他無法再說下去了,再說就會觸動那些不愉快的事,他知道不僅僅是自己傷心,而且會使在場的一些領導們不愉快。他金明並非笨蛋,他不會當著省委書記的麵去得罪他們的,而且恰恰相反,他要想方設法恭維他們幾句才是,於是他說;
“後來在縣委、區委的支持下,就這樣一年一年的發展起來了。”
他以這句話為結束語,就此打住靜候反應。他說的也是事實,他說後來得到縣區的支持,確是如此,至於前麵的事何必再去提它呢?縣委書記見他就此打住,心裏便一塊石頭落了地,終於安然無恙哪!於是便連忙提醒道:
“哎,怎樣帶動全村共同致富的,你也給趙書記彙報彙報呀。”
金明哦了一聲,說:
“果樹掛果後,周圍的人家看見這條路子走得通便來找我,凡是找上門來的我都幫助。後來見報上公布了趙書記的講話,我就主動找上門去幫助他們訂計劃、買果苗一步一步擴大開來。現在全村有八成人家都種了碰柑、橘子、西瓜,成為水果村哪!”
他說到這裏又停住了,於是開始了趙一浩和他的一問一答和縣委書記的幫腔。趙一浩主要是問了他一些數字,他現在栽了多少果樹,每年平均可收多少果子,市場價格如何,銷路如何,一年平均可收入多少等等,然後又問了肥料廠的情況和全村的農民的經濟情況,這其間周圍的人不時插進來插科打渾,特別是縣委書記插話最多。這使他想起了有一種地方戲,大約是川戲吧?演員在台上演唱,一夥人在後台幫腔以增強效果和氣氛。
趙一浩感到很不自在,自己和金明似乎成了唱戲的。周圍是一樣好奇的觀眾在不停地助興喝彩。他驀地站了起來想帶頭往外走,到果林去看看透透新鮮空氣,但他忽然想到了周劍非打來的電話:考察組正在跟蹤查問的關於‘四個輪子一齊轉’的電話,自己今天專程來此的目的不正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乘市、縣、區、鄉、村的領導幹部都在這裏趁機來它個借題發揮,於是他改變了馬上往外走的打算,向周圍的人,那些“看戲”的人發表了一篇情緒激昂的講話。他說:
“剛才縣委書記說我到這裏來是全縣人民的光榮,我要更正一下。你們這裏出了一對走出農村致富之路的金明夫婦才是全縣人民的光榮。如果全縣、全省的農民都能像金明夫婦這樣通過不同的方式逐步富裕起來,我們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的任務不是就有希望了嗎?剛才金明說得很實在,他種果樹的動機就是為了能夠很快富裕起來。這說明他有眼光,看清了目前的形勢,敢於帶頭致富,這和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嘛。前幾年我在省委召開的會上作過一篇‘四個輪子一齊轉’的講話,所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在那次講話中對農村我們提出要鞏固和發展家庭承包責任製,要允許和鼓勵一些農民先富起來,並通過他們去帶動全體農民逐步富裕起來。後來省裏發了相應的文件,這個講話和所發的文件都沒有錯。金明夫婦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像金明夫婦這樣的農民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縣、區、鄉的責任就是采取有力措施扶持這樣的農民,更切實地為他們服好務,給他們創造致富的大環境和小環境,而決不是成天說空話、漂亮話”。更不是成天觀風象看氣候,風從哪邊吹就從那邊倒,十足的牆頭草!
講到這裏,他發現跟隨前來的省委副秘書長薛以明和自己的秘書正坐在門邊埋頭記錄,便又說道:
“今天我們沒有請新聞單位到場,以明同誌就麻煩你一下,把我今天的講話整理成一條消息,晚上電傳回去請省報明天在第一版發表,表明我們堅持已經確定的方針、政策沒有錯,絕不改變。有什麼風險我趙一浩承擔。一個人特別是一個領導幹部,看準了的就要堅持下去,堅持到底!”
他講得很激動,甚至可以說慷慨激昂。在座者中恐怕隻有省委書記的秘書知道他講話的針對性。其餘的人包括省委副秘書長,正在埋頭做記錄的薛以明也不知底細,因為他並沒有聽到周劍非打來了什麼電話,趙一浩也沒告訴他。但敏感的薛以明隱隱約約猜到了講話有所指,因而他一字不差地將書記的每一句話都記錄下來了。在場的縣區鄉幹部們則更不清楚書記的用意何在,所批評的又是何人?有人猜想大概是針對他們曾經將金明作為走錯道路的典型而發吧,故爾感到尷尬並暗中流了一身冷汗。
對趙一浩的這次即席講話,事後有兩種評論,一種認為他不應該這樣講,太直太露,容易帶來不良後果;另一種則認為講得痛快,就應當是這樣是非分明,態度坦蕩,看準了的事堅持到底不回頭。這才是一個政治家應有的素質和風格,才是政治家和政客的區別。至於正在調查“四個輪子”一齊轉的考察組,省委內部通報發出後,考察組理所當然也收到一份,收到講話的當天上午,他們曾關起門來討論過這份通報。但是門關得很緊,考察組內部對省委書記的這篇講話的看法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分歧等等,卻是一點點風聲也沒有透露出來。
這是後話。
且說當時趙一浩發表了這篇慷慨激昂的簡短演說之後,逐漸冷靜下來,便對金明說:
“到你的果園去看看,我們邊看邊談吧。”
他回頭對在座的縣、區、鄉幹部們說:
“你們看過的就不必再去了,該辦事的去辦事,該回市裏開會的回去開會。”
說著他便拉起金明肩並肩地穿過人群出了大門,在金明的指引下直奔“花果山”而去。走了幾百步他回頭一看,隻見所有的人都跟著來了,在那鄉間的小路上牽成了長長的一條人龍。其中隻有縣人大主任告辭先走,趕回市人代會去主持小組會,他是小組召集人。其餘沒有一人離開,他們是否都沒有看過金明的“花果山”,想跟著省委書記開開眼界,聆聽指示,還是其他什麼心態,就不得而知了。
正當趙一浩在金明引導下參觀果林的同時,約莫下午五點鍾,馮唐身揣一份謝絕提名的聲明和一份辭職申請到市人大去。本來他可以將兩份報告叫秘書或市政府辦公廳送去就行了,但經過考慮他決定自己走一趟而且著意地打扮了一番:一身剪裁合體的藏青色西眼,腳登老人頭黃皮鞋,係一條玫瑰色絲質領帶,還打了發膠,使那本來就很厚密的黑發高高地堆在頭頂上。
他風度翩翩地來到人大,工作人員告訴他主任們都到會場去了。他又來到了大禮堂,在小會議室裏找到了人大主任。他正召集四五個人在那裏研究事情,見馮唐進來便喜形於色地笑道:
“你總算來了,我們知道你要來的,你看我們正在研究這件事哩。”
他邊說邊緊緊地握住馮唐的手,一種感激和興奮之情通過手上的脈絡傳給了馮唐,使他覺得自己來得不早不遲恰到好處,便得意地笑笑:
“嘿嘿,哪有不來的道理,講黨性顧大局是我馮唐此時此刻應站穩的立場呀!我知道五點半鍾開主席團會最後確定正式候選人,對不對?我來得正是時候!”
說著他不慌不忙地從皮包中取出兩份報告遞給了人大主任。主任趕忙接過去,由於過度興奮,他的雙手在微微地發抖。
他用微微發抖的雙手撕開第一個信封,是馮唐的謝絕提名信:
……感謝位代表的厚愛,我因組織上已明確,調省上擔
任職務,不能接受各位的提名,十分抱歉。務必請各位體諒唐
的處境實際情況,成全唐一貫以服從組織為原則的衷心,撤回
推薦提名案,則唐不勝感激矣。當在今後新的崗位上用出色的
工作成績來報答各位一片厚愛之情。時間匆促,言不及意,請
多多見諒。
馮唐頓首×月×日
文字平平而且有用辭不當的地方,但意思卻是表達出來了。市人大主任一邊看一邊連連地說:“好、好、好。”接著又撕開了第二個信封,那是辭職申請,隻有兩行字,大意是因調省級機關任職,特請辭去三江市副市長職務。
人大主任依然一邊看一邊叫好,看完後他抬頭望著馮唐似還有話說。馮唐知道他要說什麼,不等他開口便說道:
“還有一件動員提名人撤回提名的事,包在我身上了,他們和我的關係都很好,我這就到他們代表團去,保證在你的主席團會議之前,準能收到撤回提案的書麵通知。”
馮唐一副十分莊嚴的表情,像一個打了勝仗的將軍。人大主任則是既感激又感動,他緊緊地握著馮唐的手並非常嚴肅地說道:
“如果每個領導幹部都像你一樣識大體顧大局,我們的事情就好辦多了。我一定將馮唐同誌你的表現告訴省委書記趙一浩同誌和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吳澤康同誌,還要請他轉告周劍非同誌。”
馮唐客氣地說:
“哪裏哪裏,這是我們應當做的。”
然後他去代表團做撤回提名的“動員”工作。他和牽頭提名人張明三之間早有默契,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幾分鍾時間便有四個人一致表示撤回,提案也就不成立了。果然,在主席團會議之前,撤回提名的四人書麵通知便送到了人大主任的手上。提名十人中的其餘三人,發覺自己上了當,被糊糊塗塗拉進一出鬧劇中扮演了龍套的角色時,後悔也來不及了。另外的五人則始終沒有覺悟,抱怨張明三出爾反爾,不守信用。還準備另外拚湊十人重新提名,可惜十人聯名提名的時間已經過了。
馮唐在市人大辦完要辦的一切,便心情舒暢地驅車前往白蘭酒家赴宴會了。
這白蘭酒家的老板白蘭下海前,原是省上一個劇團的編劇兼導演,外表漂亮著裝入時而且足智多謀,是三江市商界的一顆明珠。白蘭酒家的裝修陳設都顯得雅致不俗,再加上那剛剛跨入中年的女老板楚楚動人,因此三江市的許多高檔酒宴都在這裏舉行。作為市政府和市委的領導,馮唐是這裏的常客,也是白蘭的老熟人。道理很簡單,市領導來了,作為一店之主的她,總是要出來打一聲招呼,敬一杯酒,周旋一番,不過也僅此而已。馮唐卻對白蘭十分傾慕,每次來都想同女老板親近親近,可惜眾目睽睽,難以如願。今天是她請客,總不會打個照麵就縮回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