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3)

就在馮唐與韓剛賓館巧遇的第二天上午,周劍非給省委書記打電話,要求召開常委會,通過陳一弘任三江市市委副書記、建議提名市長候選人的決定。他還告訴趙一浩,衛亦前來電話催了,說市人大全會召開的日期越來越近了,究竟誰當市長請省委快一點作推薦決定。

趙一浩聽後沉默了幾秒鍾,問道:

“馮唐呢?你們有安排方案了?”

周劍非回答說:

“暫時還沒有,恐怕得分兩步走了,讓馮唐先留在三江繼續當一段時間副職怎麼樣?這也是對他的一種考驗嘛。”

趙一浩這次沒有猶豫,聽了周劍非的建議立即反駁,而且有些不高興:

“那恐怕不行,最好一起安排,要考慮順當、穩定呀,省級機關這麼多單位就找不到一個空位?”

周劍非理解趙一浩的心情,為人處事他考慮得周到細致,喜歡平穩、平衡,各方麵都能接受。如果按剛才他所說的辦,首先錢老那裏就不好交待,書記剛去向他通報了三江市市長人選的安排,而且向錢老表了態要提拔馮唐回省啊。還有丁奉們,這樣一安排,他們肯定又有了鬧的借口。

對趙一浩的這些考慮他周劍非不言自明,書記的這種過細的處事方法,他分不清是優點還是缺點,但他必須按他的意誌去辦。當然,如果能做到兩人一起安排,他周劍非又何樂而不為之,特別是錢老那裏,他不是已經不便於去見他了?至於了奉什麼的,他倒滿不在乎,他們想鬧就讓他們鬧去吧!

於是他說:

“一浩同誌,我們馬上研究一下,馮唐能一起安排更好,萬一確有困難還有一個辦法:在宣布陳一弘的任命時同時宣布馮唐調離三江市,調省裏作為正廳級另行安排不就行了?”

趙一浩聽了他的建議很高興,說:

“我看這樣行,老周,不過你們先研究一下,如果能一起解決最好。我和蘇翔同誌商量一下,就在這兩三天內開常委會。”

說完他放下了電話。

中午,趙一浩回家吃過午飯略事休息後正準備上辦公室,周劍非又來電話了。說是有件急事要當麵彙報,本想到辦公室去的,伯那裏來找的人多不好談。

急事?趙一浩立該意識到也許同考察組有關,便問:

“有什麼急事呀?”

周劍非說:

“一封匿名信,告陳一弘的。”

趙一浩聽了笑道:

“那是傳單,今天上午我也收到一封,據說是親自送到收發室的,怕別人扣壓,信封上寫了趙一浩家書並注明速遞勿拆字樣。你們已經調查過了嘛,不就是這麼回事?”

他本來還想說用不著大驚小怪,丟下不理就是了,還用得著急急慌慌跑到我這裏來。但話還沒出口,周劍非卻又接過了話頭:

“是送給中組部考察組,張老批了交辦的,我們派去的聯絡員老何剛剛送來。”

趙一浩聽了心頭一沉,問道:

“批給誰,批了什麼?”

周劍非如實回答:

“批給我的,批文是不是我送過來你親自看看再說。”

趙一浩心裏又是一沉,過了約半分鍾,才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

“好吧,我等你。”

放下電話,他感到很不自在,不是吃周劍非的醋,而是反感地覺得有些不正常。一封告地級幹部的信,要是在平時無論批給他這個省委書記或者批給組織部長周劍非,他都會覺得是正常的,無可非議的。可現在是什麼時候?考察組正在緊鑼密鼓地對以他趙一浩為主要對象的省委領導班子進行考察,不,或者幹脆就叫審查吧?這樣的舉措分明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呀!難道他們不會預料到周劍非接到批件後是要向我彙報的?當然不是,這是一個起碼的常識。人家就是有意要這麼幹,有意要做出這麼個姿態,要你趙一浩心裏明白當前你的處境,早一點有個自知之明,有點思想準備吧!

正準備更衣上班的田融看出了丈夫接電話之後的異樣表情,便停下來關切地問:

“出了什麼事?”

趙一浩一邊說著沒什麼,沒什麼,一邊卻下意識地將剛才周劍非在電話上說的事對妻子說了。

別看田融是從事教育的人,在政治上的敏感性不亞於從政者的丈夫,當下她便問:

“為什麼不批給你或者批給你和周部長兩人,單單批給了他?”

趙一浩順口便回答:

“都一樣,他是組織部長嘛,批給他和批給我都是正常的。”

嘴上這麼說,心頭想的自然不是這麼回事,那臉上的表情妻子不是已經看出來了?他自然不是對妻子打官腔、裝正經,而是一種習慣性的回答。這一點田融心裏很清楚,因此,隻作了輕微的反駁:

“在正常情況下批給誰都是正常的,現在是非正常情況,就要用非正常情況下的眼光來看問題。這分明是對你不信任的一種信號嘛。我不是對周部長有意見,這不關他的事。”

趙一浩沒有再叵駁妻子,他何嚐不是這麼想的,但在任何情況下包括在妻子麵前也應當保持鎮定呀。於是他笑笑說:

“信號嗎?管它哩!”

田融還想說什麼,門鈴響了,隨著警衛員的開門聲周劍非走了進來。田融和他打了個招呼便上學校去了。

二人在客廳落坐,周劍非從皮包裏取出一個信封遞給趙一浩,邊遞邊說:

“據說是今天上午十點多鍾一個自己開車的人送到招待所去的,送到就走了也沒有要簽收。時間很短。招待所收發室的人既沒看清送信人的麵孔更沒有記住車號。

趙一浩邊接信邊說:

“撒傳單嘛,還要什麼簽收,隻要起到攪渾水的作用就行了。”

他先描描那信封,和自己早上收到的一模一樣,他是十點收到的,如此推算,送信者先送到他的辦公室再到招待所的。就信的本身來說不值一閱,重要的是考察組的批示。因此,他取出信紙並不去看內容(那內容他已經看過了),隻看信尾的批示,是考察組長張老親筆批的:

劍非同誌:

考察組收到一封匿名信,告你們的提拔對象陳一弘的狀。

我們來時就已宣布:不插手省上的日常事務,也不辦案子。故

爾轉給你們,請你們查處。

張克儉×月××日

趙一浩看著那批示沉默良久,心頭卻在嘀咕:批了查處還說不插手省上的日常事務。他心裏很不自在,但在別人麵前應當克製並保持正常的姿態。於是他說:

“看這批語還是要回答一下的,不是已經調查過了嗎,就簡單地回答一下吧,你們部裏先起個草。”

周劍非不慌不忙地又從皮包中取出一份材料遞給趙一浩,說:

“我們已經起草了一份,你看行不行?”

趙一浩接過一看,是對考察組的回複和兩個附件,即關於陳一弘‘巧奪民妻’和‘專業戶標兵問題’的調查材料。他對周劍非辦事精明、幹練的作風感到滿意,便放下兩份調查材料,先看那份報告,其實隻有幾句話:

張老並中組部考察組:

批轉的有關對三江市常委、副市長陳一弘的揭發匿名信

已收悉。感謝張老及考察組對我省工作的關心。對此事我們

早有所聞,一浩同誌十分重視,責成組織部組成凋查組作了專

題調查。結果表明兩件事均不存在,現附上調查材料兩份請審

閱,如有什麼疑問,請轉告聯絡員或直接給我打電話,我們負

責口頭或書麵回答。

此致

敬禮

周劍非×月××日

看著這封可謂天衣無縫的簡短回信,趙一法除了滿意之外還有什麼話好說呢?他微笑地告訴組織部長:

“行,你們想得周到,就這麼辦。”

周劍非卻似有話說,趙一浩看出來了,問道:

“還有什麼嗎?”

周劍非這才放低了聲音說道:

“這封信是我們派去的聯絡員送回來的,他現在還在部裏等著,要不要叫他來彙報彙報他所知道的動態?”

趙一浩沉思片刻,斬釘截鐵地說:

“不用,不用”。但卻又問周劍非:一他對你說了什麼?”

周劍非依然將聲音壓得很低說:

“也沒有什麼,他說從找談話的對象來看,考查組這一段在集中了解農村工作問題;還有他隱隱約約地感到,考察組內部有分歧。”

趙一浩“哦”了一聲,從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對周劍非提供的信息很重視,但隨即卻說了一句“管他哩!”便把這件事的議論結束了,然後說:

“我差點忘了,我和蘇翔同誌商量好了,明天上午開常委會研究三江市長人選,衛亦前不是打電話來催了?他們馬上要開人代會,不能再等了。”

這本來是周劍非早上打電話提出要快辦的急事,他現在卻又猶豫了,指指那封信說:

“要不要等他們的態度?”

“等什麼,這是我們的日常工作嘛!”趙一浩毫不含糊地說。

常委會於第二天上午舉行,十一個常委除黃人偉副省長有急事請假外其餘全部到了。趙一浩問蘇翔,黃人偉有什麼急事,蘇翔回答說不知道他有什麼急事。其實.他們二人心頭都明白,黃人偉很大的可能是有意回避。

這次會議共討論了四個幹部,陳一弘的任命決定卻足足占了兩個鍾頭。考察情況是由吳澤康彙報的,他帶了一厚本材料,最初卻隻簡單地談了考察的結論性意見,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考察過程中也有不同意見,都澄清了。”就這麼一句便匆匆打住。也許這是組織部門的常規,卻引來了與會者的議論和不滿。三江的市長人選問題已經紛紛揚揚,早已吹進了常委們的耳朵,說起來就這麼簡單,是叫我們來討論還是來表態?會議主持者、省委書記趙一浩看出了大家的情緒,他將臉一沉,說:

“這是常委會,沒有什麼可保密的,你們將考察過程中聽到的正、反兩方麵的意見通通談出來,好讓常委們分析、判斷,作出正確的決策。”

他覺得言猶未盡便又借題發揮地補充了一段話:

“順便說說,無論我們每一個常委自身和省級機關的工作部門都要牢固地樹立一個觀點:省委的決策機構是常委會,隻有每個常委都充分了解情況,充分發表了意見,包括同意或反對的意見,才能正確體現民主的原則。常委會決不是表表態、舉舉手,大家跟著書記的感覺走的形式主義機構;當然也不是無休止的扯皮,什麼事都行不成決議,或者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毫無權威的機構。隻有在大家充分了解情況,發表意見的基礎上作出決定,才能盡可能避免決策的失誤。”

似乎該說的都已說完了,出乎眾人的意料,他又認認真真地加了一句:

“如果我個人在會前對這件事表過什麼態,那隻是個人意見,絕對的個人意見。”

省委書記發表了這麼一通看起來似乎是題外的話,在坐的聽眾卻覺得很實在,很有針對性,因而也很受聽。

周劍非回頭對吳澤康說:

“你將考察過程中的情況詳細向常委彙報,材料帶來了嗎?”

吳澤康點點頭,翻開了麵前那厚厚的一冊打印稿,看來他的備用件是帶對了。

吳澤康於是翻開那厚厚的一本材料念了起來,其中對黃人偉副省長的意見也全部照念不誤。

吳澤康的彙報引起常委們的很大興趣,不時有人插問,特別是“巧奪人妻”一節引來了紛紛議論,但沒有爭論,組織部的調查對此是否定的,參會人員對此沒有提出不同意見。省紀委書記說:他們不斷地接到類似的所謂揭發信,大部分查無實據,有些信一看就知道是在編聊齋。似乎有了一種規律,哪裏要提拔幹部,哪裏的控告信就來了,內容大體是兩條:貪汙受賄、男女關係。他還說控告陳一弘的信他們也收到過,因為組織部正在考察,他們就沒有過問。

由於沒有不同意見,陳一弘的任命順利通過。市委副書記由省委直接任命,市長作為建議由三江市委提交市人大,省長蘇翔還表示,黃人偉副省長那裏他去向他解釋,不過,馮唐的安排問題也要及早考慮。

於是會議又扯到了馮唐,參加會議的十個常委大凡認識馮唐的都對他有好感,自然也都主張調出來提拔。周劍非將他們的打算說了一下,大家沒有意見。這就算是常委會作出決定了,隻等找到位子便可發通知。

最後省委書記趙一浩發了言,他說,由於遇到了爭論和告狀,三江市的市長人選考察時間拖得長了一些,但也有好處:紮實、可靠。大凡有爭議的幹部,往往就是有本事的幹部,無非是得罪了人,告他幾狀,造他一點輿論,叫他上不去。這大概也是一條規律吧?我們就是要保持頭腦清醒,不上那些以誣陷他人為職業的人的當,大膽保護被誣陷的幹部;大膽使用被誣陷的好幹部,不要怕別人說你“包庇重用壞人”。隻要我們了解情況,掌握情況,心中有數就不要害怕,就要挺起腰頂住!上下左右有誤解有疑問,我們要理直氣壯的做解釋工作,不要別人一聲吼,你就嚇得往後走,不敢堅持實事求是了。敢不敢提拔使用有爭議的德才兼備的好幹部,這是對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能否堅持原則的一個考驗。要讓“幹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亂的”這種惡劣現象從我們的政治生活中消失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