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回京後(2 / 2)

懷信望向小孩子跑走的方向,忽然意識到什麼:“按你怎麼說,這小姑娘便是被丐頭故意搞成這樣的。姑姑也知道采生折割該當怎麼辦,你想管這檔事嗎?”

采生折割,就是有些專門行乞的丐頭抓住身體健全的人,特別是被拐的幼童,用刀砍斧削使得那些人殘疾,然後控製他們乞討。

被故意折斷四肢的人失去了逃離丐頭控製生活下去的能力,隻能日複一日用這殘破的樣子博取同情,乞討度日。而他們所得之物泰半要交到丐頭手裏。

丐頭們往往被稱為采生折割者。

那小姑娘的樣子,和被人折割一般無二,所以懷信才那樣問秦淮。

“按大明律,采生折割者,當處淩遲。”秦淮這樣說。

正當懷信以為她要插手這件事時,秦淮卻又補充道:“即便如此重刑,此事也是屢禁不止,可見重刑亦是無用。倘若天下太平,倉廩富足,百姓隻要願意勞作就有飯吃,誰願意幹這喪盡天良的勾當。今日你我見一個,抓一個,明日去京畿一看,還有十個八個,恐怕無法個個都抓。”

懷信已經明白了秦淮的意思。

錦衣衛那邊準備好了馬車,正喚他們。

等上了馬車,懷信主動向秦淮重提前事,他感慨說:“這次碰見的竟是個小姑娘,街上常見的小乞兒多是男孩。”

秦淮問懷信:“你知為何男孩多嗎?”

這年歲落到街頭行乞的小孩,不是被人拐賣,就是從濟養院被打發出來的。按說拐賣男孩都是為了賣到不能生養的人家,而養濟院裏,若有人家來領孩子,也更喜歡男孩些。

怎麼最後流落到采生折割者手裏的卻是男孩多呢?

懷信不了解這些可憐人的可憐事,秦淮則在市井間真正掙紮過,所以知道得多些。

秦淮輕輕地告訴懷信說:“養濟院裏領養後當然是女孩子剩下得多,但是女孩子再瘦弱也好發賣。男孩剩下的賣不出去了所以被送到丐頭手裏。”

秦淮說到這一步,已經很明白了。

表麵看去,乞兒男多,可是真實的原因不過是女不為人。

女子一旦托生在窮苦的地方,就難免淪為別人的財產或者用物或者玩具。

她們仿佛出生就帶了標價,總是被任意地買來賣去。

秦淮正是因為見到了太多身不由己的女子,才無比感激師父的教導。師父教她的不僅是門手藝,還是她在這世道中立身的本事。

雖然秦淮有時候好像還是不免要把自己拆開來“賣掉”。

但她很明白,那本是她自己選的。迫於種種情勢。

有的選,秦淮已經很滿足了。

“當然了,”秦淮接著道,“我這麼說也有偏差,相信裏頭還會有別的原因。不過有時候就是這樣,雖然客觀的事實就在那裏存在,但我們永遠無法企及。”

懷信聽秦淮這麼說,下意識聯想到的卻是她始終不肯透露的殺死曹安民的方法。

他想要忍住繼續詢問秦淮的衝動,到最後還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為什麼是蠟燭呢?”懷信選了個最邊緣的問題,在秦淮再次入睡前,沒頭沒尾地問她道,“我並沒有覺得那是房間裏最方便弄死他的東西。”

“因為他想玩蠟燭啊。”秦淮想都沒想便答。

仿佛從前那個堅稱“殺人者,宋孝仁是也”的不是她。

“什麼?”懷信微微一愣。

“我說,因為他想對那個姑娘用蠟燭。”秦淮輕飄飄地看了他一眼,然後道,“我不得滿足老閹貨的要求嗎?還是說對他來說,這東西用在旁的人身上他愛看,用在他自己身上就不行呢。”

秦淮說完便倚著車窗閉上眼睛。

秦淮再醒是懷信推她道:“莫睡了,已經進了北直隸,三日內必能到達。”

“才剛進北直隸嗎?”

秦淮揉揉眼睛,正準備撩開車簾子,忽然感覺車停了。

懷信在她身邊道:“逗你呢,姑姑自己撩開車簾看看吧。看看外麵有沒有熟悉的磚瓦,可還知道自己身處哪條胡同。”

秦淮便知道,他們是回到北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