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_群雄會盟(1 / 2)

群雄會盟

“諸君,今天我等同舉義兵共同討取董卓以清君側,可謂群英彙聚,不過蛇無頭不走,今日我等聚大軍數十萬,如果沒有統一指揮,恐怕將被董賊各個擊破,為天下人笑。”東郡太守橋瑁作為發起人,帶頭說道。

橋瑁白麵無須,一幅名士風範,其實在座的15人中,除了袁紹、孫堅、曹操相貌堂堂有名將風範外,其餘的無不是一番文人墨客的名士風範,使得一個重要的軍事聯盟,象是變成了名士的聚會一般。

看著這一桌名士,我心中暗歎一口氣,如果論吟詩作對,這般人穩勝董卓陣營,然而論行軍作戰,在座多缺膽略,未戰怯三分的角色,未必可以與董卓正麵相對一戰。

坐在我左邊那的袁紹聞言眼中精光一閃而逝。

其實論相貌風度,袁紹當為在座諸人中最為出眾,舉手投足間自然有種與生自來的領袖風範,孫堅虯髯虎目,然而殺氣逼人,失之過剛,曹操剛毅英勇,卻缺袁紹三分四世三公名公子底蘊的翩翩風度和名氣,而且論官職人望現在也是眾人中最低的。

“曹孟德膽氣過人,謀略出眾,昔日在京中就曾經刺殺過董卓老賊,膽氣甲於諸君,某舉其為盟主!”袁紹沉聲說道。

我卻知道這其中大有學問,在座諸人,論官階,以冀州牧韓馥、後將軍袁術和右將軍的我為首;論兵多以長沙太守孫堅、袁紹為尊;論作戰勇猛是長沙太守孫堅為最;論戰績我是當仁不讓;而曹操兵最少,官最低,此時聲望也不及在座大大多數人。

雖然說大家都是同舉義旗,但是眾人心中自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在坐多數人都認為袁紹此舉不過是念在於曹操交好,曾經在同一陣營戰鬥過的麵子上的客氣之話,自然不能當真。

“曹孟德雖然有刺殺董卓的義舉,然而如今是大軍作戰,不是遊俠兒市鬥,某家認為不妥。”公孫瓚起身說道。

聲如洪鍾一般令諸人耳中好一陣的轟鳴,不愧為北地豪雄本色,此人現在同袁紹之間頗有往來,自然替袁紹說話。

我看到袁紹眼中喜色一霎而去,袁術麵無表情,孫堅眉頭緊皺,曹操古井無波,其餘諸人一副與我無關的樣子。

“然則孫文台勇猛無敵,可為盟主!”袁紹繼續說道。

孫堅起身推辭道,“某家慣於衝鋒陷陣,帳中運籌調度,某所不願也。”

孫堅領數萬大軍屯駐魯陽,無拘無束,自成一體,在他心中,座中諸人,除袁紹、曹操、公孫瓚可以入他眼外,餘者都不足為謀,怎肯做這有名無實的盟主之位。

我微微一笑,想起會盟前郭嘉的話,“袁公路家世淵源,四世三公,名貫山東,爵高位重,帳下將雄兵勇,可為盟主。”此言一出,當中數人立刻石化,袁紹楞在當場,他說了那麼多,無非想引出大家推薦他來做這個盟主。

其時謙遜是一個名士的必備美德,不像我來的時空那樣:選一個科長,5、6個人的科室投票中經常出現人人得一票的結果,想來都是自己投給自己的了。

袁紹怎麼都不會或者不敢自己提自己做盟主的,這是一個起碼的規矩,也是一個名士應有的風範。袁紹怎麼知道我心中自有打算。

袁紹雖然發愣,卻是一閃而過,麵目倒是一片沉穩從容,不愧為久經考驗的一代雄才,區區挫折怎麼能夠擾亂他的打算和安排。

而袁術眼中閃過一絲喜色,袁術為袁逢的正妻所出,袁紹卻是袁逢妾所生,而且過繼給他的叔父袁成,在這個講究出身的時代,袁術顯然來得高貴,所以袁術一向看不起袁紹,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