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了工作單位這個生涯舞台,一舉手一投足都要中規中矩。在這個舞台上,有好多戲劇概念可以借用來分析,例如:
1.前台:指大多數人都可以看到的部分,通常是組織中的公開活動,較固定的、正式的和可以預測的。一位新手隻要參加了職前訓練,再工作一陣子多半就會做的事,多屬於前台的行為。
2.後台:指在前台中隱藏的事實,比較非正式,不易明了。許多的謠言、流言、讒言往往都是在後台中滋長的。工作中特別多的派係活動、私人恩怨也是後台的主戲。這部分通常是新人最不容易了解的。
3.舞台外:指下班時間,員工或回家或休閑或運動,做些與工作不相幹的事。中國人有時會利用舞台外的時間進行相關活動,希望回到台上後可以討些好處,例如,陪上司打球,熱衷同仁聚餐和唱卡拉OK。
4.個人門麵:演戲時某些人配上某種道具,觀眾就知道他是什麼角色,例如,醫生總是穿大褂。同樣地,各行各業的工作也都有配合其身份地位和職業屬性的打扮、穿著和行為舉止。新人需去學習裝扮其門麵,以符合工作角色。
5.塑造印象:每場戲都有許多演員上上下下、來來去去,但隻有少數人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地,公司中那麼多新人,隻有幾位會冒出頭,這幾位往往是表現突出、少有過失、隨機應變、行為得體、配合度高的員工。俗語說:“有貢獻、能表現、適時出現”,正是塑造印象的秘訣。
6.“正角”與“反角”:演員是會定型的,觀眾往往也用固定的態度衡量某些演員,有些人演了壞人的角色後,就很難轉型再演好人。同樣地,在組織中也要全力躲避醜名、汙名,若被上司或同事貼上了壞的標識,想要再翻身就很難了。此外,要避免跟聲名狼藉的人來往,免得被歸為一類,因為要洗脫罪名是不容易的。
一、道早安是一天工作的開始
早晨一到公司要精神抖擻地向他人道早安。
看到這話,你心裏一定會想:“這也未免太幼稚了吧!這麼簡單的事誰不知道,還要你來教,我又不是小孩子。”這的確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不是什麼新鮮明話題。
其實,這並不是一件那麼簡單的事。你不妨實際地觀察周圍每一個人道早安的方式,有些人聲音小得連旁邊的人都聽不到,或蜻蜓點水似地而過,或是像有滿肚子悶氣似地大聲吆喝,甚至悶著頭一聲不響地徑直坐下等。所以,並不是每一個人早上進入辦公室,都會快活地向他人道早安。
如果你問那些態度不好的人:“為什麼不好好地打個招呼呢?”對方可能會這樣回答:
“沒有這個必要嘛!”
“大家都忙嘛!”
“太麻煩了嘛!”
然而,早上的招呼語真的是如此無關緊要嗎?其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道早安”是社會行動的第一步,更是確定自己存在的積極行動。如果自己所發出的聲音能夠引起對方的反應,這不僅達到了“自我確認”的目的,也是人與人接觸的開始,社會關係也因此而生。
以早餐為例,英語稱為“Breakfast”。這個字是從宗教上的例行活動“Fast”(絕食)及“Break”(打破)二字合成的。也就是說,打破從昨夜開始一直沒有進食的狀態稱之為早餐。
早上的招呼就是打破從昨天下班之後到今天早上,一直處於停頓狀態的同事關係,重新開始新的一天的人際關係,所以這是一個嚴肅的行動。
你與周圍人互道早安,就等於是工作場所中的上班鈴聲一般。從這一句“早安”開始,表示今天又是新的一天。你如果希望在這新的一天中,自己的人際關係更加地圓滿且新鮮,無論如何都要清新、明朗地和他人道早安。
首先,你必須要修正自己對道早安的價值觀。本書所要提到的一些禮儀也和道早安一樣,不隻是告訴大家表麵功夫的教訓和利弊得失,還要大家知道這些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禮儀,其實對於我們自我存在的確認及人際關係的圓滑,有著極重要的影響。
因此,希望大家能反複思索各項內容,重新修正自己的價值觀。
現在再從實際生活中來看。早上打招呼語的對象,應包含與自己交情一向不睦的人,以及昨天曾經為了工作而起衝突的人。這一句輕鬆愉快的“早安”等於是向對方宣布:“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昨天的不愉快已經過去了,今天又是愉快的一天。”尤其是對上司精神飽滿地打招呼,可以讓上司對你抱著“這家夥今天還是幹勁十足”的好印象。早上的印象會左右一天的印象,這可馬虎不得。
即使你愉快地向對方道早安,對方卻因昨天的不愉快而耿耿於懷,不給自己好臉色,如果你碰到這樣的情況也不必在意。不愉快或芥蒂就讓對方去負擔好了,自己可要保持清爽愉快的心情。
二、開朗的聲音讓人心情舒暢
“早安”一聲開朗有力的招呼,誰聽了都會感到心情舒暢。
的確,說話時的聲調非常重要。無論是和生意對手或上司交談,聲調都會使旁人對你的印象產生重大轉變。尤其是在電話裏,光憑聲音便足以決定自己給予對方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