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與人的相互影響中,還有很多心理現象,如從眾心理。這是指生活在群體中的個人,能自覺地或被動地服從該群體的一般行為。女性追求流行服裝發式就是最好的例證。
再如群體中的輿論、流言,對個人的行為和情緒也有明顯影響,它常被小群體的領袖用來影響本群體的成員。
十三、打動人心的最佳方式
在人際交往中,打動人心的方式名目繁多,這裏主要介紹四種,希望對你有所裨益。
(一)迷人的微笑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麵人。”早晨上班,遇到同事便笑臉相迎,熱情招呼,對方也以笑臉示意,大家一天都會過得開開心心。如果神情孤傲,旁若無人,必然造成一種死氣沉沉的壓抑氣氛,大家都不會開心。
現在許多公司裏都在提倡“愉快的工作環境”,這個環境除了工作場所的安靜整潔、有條不紊,光線充足之外,還需要職員麵帶笑容,平和友愛,這樣才能帶來良好的效益。
當別人有事相求,我們如果微笑著並且真誠地婉言相拒,便不至於招來怨憤;如果冷若冰霜,愛理不理,即使話說得再合情合理,別人也會感到受到了漠視和冷淡,生出一肚子的不高興。
一個女性,不論身處何種困境,不論心裏有多麼的不高興、受了多大的委屈,甚至在別人對她提出苛刻的要求時,如果她始終能夠做到麵帶微笑,她就一定能贏得理解、同情和尊重。她的人緣會特別的好,周圍的人都會特別關心她,她有什麼困難時,大家也都會伸出友情之手。
應當注意,勉勉強強裝出來的病態的笑或虛假的敷衍應酬式的笑,與從內心發出的恬靜的微笑是截然不同的。那種出賣人格的卑躬屈膝、獻媚討好的笑,那種舊式商人為顧客擠出來的僵直的笑,都是不可取的。把自己擺在壓抑本性的卑屈地位,毫無意義地對別人笑,隻會被人反感和輕視。
有人會提出疑問:心裏不快活的時候怎麼能麵帶微笑呢?
從表麵上看,行為是由感情而產生。實際上,兩者是同時發生的。隻要人們善於調節行為,就可以間接地調節感情。
行為可以由我們的意誌直接支配,感情則不能。但感情受行為的間接影響,也就是說,假若失去了快活的心情,可以先裝出快活的樣子,使心情恢複過來。反之,如果擺出愁眉不展的樣子,心情便會更加憂慮。因此,即使我們沒有心思微笑,隻要努力使自己笑,在不知不覺中情緒也變得高揚起來,微笑也就成了自然。
無論話說得多麼動聽,聲音語調多麼優美,若是沒有微笑,也難以打動人。就像美麗的塑料花,縱使灑上香水,也沒有鮮花的生氣和活力。
經常微笑的女性,不用說話也很吸引人,別人見到她就會有愉快的感覺。人之相交,貴在知心,並非以巧言相欺,而微笑是最能表白心跡的,它表示:“我對你有好感,請你不必戒備,隻管把想說的說出來。”因此就很容易打動人。
(二)一語驚人的開場白
有位銷售食品攪拌器的女推銷員,當一位顧客走進她的商店時,她第一句話就問:“你家裏有高級食品攪拌器嗎?”
顧客被她這突如其來的發問給愣住了,呆了一會,便略有思索地過轉過臉來對那位女推銷員說:“攪拌器我家裏倒有一個,但不是高級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