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使是最基礎的計件薪酬激勵,在網絡時代文明的折光下舊的東西也會改變顏色,而許多企業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錢是一種基礎而重要的激勵形式.在上麵的例子中,企業辦夜校要花錢,報銷親屬差旅費要花錢,牆壁上的標語布置要花錢,但錢用得有價值與把這些錢簡單地作為工資給工人,感覺和效果是大相徑庭的。錢是一把雙刃劍,用得不好,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在許多高科技企業,許多月薪1.5萬元和月薪5000的感覺差異並不大,錢多不一定意味著幸福。比如社會上還有許多因中彩票被逼得家庭分裂、為錢自殺的極端例子。企業如何正確地花錢,在給員工薪酬的同時,怎樣給員工帶來工作過程中生命的價值,應該有新的理念和思路。
第二,財。財可以是房子、車子、首飾、品牌服裝,等等。新一代能創造價值的人對財產的追求越發地明確而多元化,這實際上是網絡時代各種物質信息爆炸式傳播的結果。這種財的滿足,往往很難在短期內實現的。比如買房,要在主要城市近郊購買一套聯排別墅,至少是幾百萬元的代價,單靠固定的工薪收入,一輩子不吃不喝也未必能實現。從激勵的角度而言,領導並不能直接告訴被領導者這是不可能的,現在有發達的金融工具,合理理財,通過按揭、組織擔保等形式,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是有實現財富積累的可能性的。個人對財產的渴望可以成為組織激勵的載體,讓個人有實現財富積累的願景。
第三,權。權可以體現在他人的尊重和對他人的支配中。A說話B認同,A說話B去做,就是權的體現。組織最有力的杠杆就是權。工業時代的控製方式不隻是用錢來激勵,更直接而有力的控製是權,即上級命令下級服從。這種激勵方式在成規模、夠標準、大批量的組織運營中是有效的,但今天在小批量、創新、高價值、快速應變的經濟模式中,權力直接控製的局限性越來越大。如今權力成為一種激勵方式,而不是控製的手段。權力的下放是一個必然趨勢。怎樣讓第一線員工有自主權,按照自己的判斷做出一定權限內的決策?權力的下放如何做到“放而不亂、抓而不死”?
以一家外企的財務製度為例。通常發票的報銷需要經辦、財務審核和主管三級簽字,但是這家外企隻需要經辦人一級簽字,而經辦人卻能自覺做到把不合格的發票剔除出來。因為這家公司的財務監管方式是由財務審核小組每個月從100袋發票中隨機抽查1袋,隻要有一個月出現一次不合格發票,會向當事人谘詢,若理由不充分就退回,這樣的事情如果出現三次,當事人引咎辭職。一方麵這種製度將財務報銷權下放給當事人,提高了財務效率;另一方麵少量、低成本、高風險的財務抽查讓當事人認真自覺地不鑽財務的空子。因此,權力的激勵不僅要給低層的人以更大的權力,更關鍵的是在權力下放後讓個人能從組織的角度去考慮,正確地規範自己的權力行為。
第四,色。在佛家語中,色指有形、色、相的一切物質。馬克思指出人類的兩種生產,一種是物質資料的生產,一種是人類自身的生產和再生產。後者就是“色”的體現,它更多體現的是一種傳承和寄托的活動。比如許多父母對孩子源源不絕的要求和期望,許多孩子在父母源源不斷的要求中被壓得喘不過氣來,這都是傳承、寄托的最生動表現。事實上,正確的激勵方式不是告訴後代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而是要像體驗領導一樣體驗他要的是什麼,努力啟發他明晰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讓他在智慧的延續中實現價值。體現在事業上,“色”實際上就是一種智慧的傳承,像師傅帶徒弟、老師帶學生一樣,讓職場中你所帶領的組織成員得到智慧的傳承。以著名製鞋企業奧康集團為例,為了讓員工有感恩的心情,老總給高管剪指甲,高管給中層經理剪指甲,中層經理給廠長剪指甲,廠長給班組長剪指甲,班組長給工人剪指甲,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號召員工回家給父母剪指甲,在這一生活化的細小行動中延續感情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