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素不相識(2 / 2)

用作形容詞或名詞。用作形容詞時,常與“華麗”、“光采奪目”等詞連用;用作名詞時,常與“婦女的珍寶”、“華貴的人或物”等詞連用。例如:“她今天穿得珠光寶氣的,真好看!”(用作形容詞);“這件珠寶真是珠光寶氣啊!”(用作名詞)。

807.氣充誌驕

心滿意足,驕傲自大。

源於《孟子·萬章下》,意為心滿意足、驕傲自大。它形容一個人因為獲得了某種成就或優勢而變得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不把別人放在眼裏。

古代的一個小村莊裏有一個農夫,他種的地裏長出了大量的麥子。他的鄰居們看到後都羨慕不已,紛紛向他請教種麥子的秘訣。農夫聽了鄰居們的話後,變得氣充誌驕,自以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再也不用心去種地了。結果,第二年他的麥子收成很差,而他的鄰居們卻因為勤奮努力而獲得了豐收。

形容那些因為取得一些成就而變得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人。例如:“他最近升職了,但是並沒有因此變得氣充誌驕,反而更加謙虛和努力。”

808. 驕兵必敗

驕傲輕敵的軍隊必定打敗仗。比喻自負、輕敵會導致失敗。

《戰國策》中記載,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年輕時熟讀兵書,談起兵法來口若懸河,自稱天下無敵。然而,趙奢認為他誇誇其談,難當大任。在趙國與秦國的長平之戰中,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代替了老將廉頗。結果趙軍大敗,趙括被亂箭射死。

形容自負、輕敵導致失敗的情形,常常用在口語和書麵語中。例如:“他太自負了,結果驕兵必敗,失去了比賽的勝利。”

809.敗國喪家

使國家淪亡,家庭敗落。指把持朝政,專橫獨斷而導致國家衰敗,家庭離散。

春秋時期,齊莊公昏庸無道,將相貌與莊公極為相似的侍臣慶克和鮑牧兩人封為心腹,叫他們參與朝政。鮑牧與慶克為非作歹,淫亂宮庭。莊公的侍臣紛紛進諫,勸莊公嚴加管束二人,以免誤國。莊公卻認為這些人是不忠於君主的行為,並說道:“我失去了自己的臣子,就會亡國;國家失去了我,就會滅亡。有什麼事情需要忠告呢?”結果不久齊莊公便被鮑牧殺死,齊國也因此而衰敗。

形容因個人行為導致國家衰敗、家庭離散的悲慘境況。

810.家破人亡

家庭破碎,家人死亡,形容家庭遭受重大變故,處於悲慘的境地。

出自《漢書·霍光傳》,故事講述的是漢武帝時期,霍光被任命為托孤大臣,輔佐年幼的漢昭帝。然而,不久後霍氏家族圖謀造反,事敗後霍氏家族被滿門抄斬,霍光也受到牽連被廢為庶人。漢昭帝在得知此事後,感歎自己與霍光一同被滅,家破人亡。

形容遭受重大災難或變故,導致家庭破裂、家人死亡的悲慘境況。例如,“他們在戰爭中經曆了家破人亡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