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夜的借宿(1 / 1)

那是秋風刮起的一天。失明的巡禮者側耳聽到已變黃了的落葉簌簌落入背箱的聲音。踏上旅途將近五載,還未見到要找的人,秋風又一次刮起,行走在旅途上的人的日子真是過得飛快。讓自己這幼小的愛女看到自己這副悲慘的樣子,作為母親,真是痛苦。

母親用手摸索著:

“小夏,小夏。”

“哎,我在這裏。”

“哦,你在這裏啊。”說著,將孩子拉到自己近前,將自己那流滿眼淚的臉貼到孩子的小臉頰上。

“媽媽,你冷嗎?”

“不,我不冷。你自從在赤穗感冒後,就一直沒有好……”

“哎呀,媽媽,村裏的孩子們又要過來了,媽媽,真害怕。”巡禮的孩子從母親的衣袖下指向可望見漆著白色漆的倉庫的村頭的方向。

“你呀,咱們又沒有做壞事,怕什麼呀。”

“可是,江戶畫和豆子都用光了。如果他們要我們給他們江戶畫,該怎麼辦呀?”

“啊,如果沒有江戶畫,他們就不讓我們過去了吧?”

二人忐忑不安地站在瓦頂板心泥牆的陰影下,不知如何是好。村裏調皮的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道:“巡禮者,給我們年糕,給我們豆子,給我們江戶畫,要是不給我們,就不讓你們過去。”將母女二人圍了起來。

這種情景,在我們出生的村裏,當春雪消融,麥穗一寸寸地長出來,大山斜麵的田地被春天繪成了綠色,三五群的巡禮者經過將耕地之間的間隙縫補起來的白色的山路時,在村裏的十字路口、大山的拐角處,便可經常見到。

巡禮者們每當遇到這些孩子的刁難時,便從袋子中拿出年糕和豆子,送給每個孩子一人一把。如果巡禮者不給豆子,孩子們便手牽著手將路擋住,說“這條路不準通過”,不讓巡禮者過去。為了應付孩子們的這些天真無邪的刁難,從很遠的地方過來的巡禮者中,有一種叫作“六部”的巡禮者,他們在妻折傘下放入江戶畫,向每戶人家討要巡禮錢,為了答謝村民,便將一幅江戶畫放在村民家中,然後離去。這比“年糕”和“豆子”

更讓孩子們感到開心。江戶畫上畫的,有的是便宜的木版印刷的相撲力士,有的是玩具廠,還有的是東海道五十三次2的縮圖,等等。

這些巡禮者中,多是因為信仰佛祖,隻在初春時朝拜四國島的八十八所佛教寺院,及小豆島的寺廟。每到這個時候,各村為了招待這些巡禮者,有的為巡禮者提供住宿,有的徹夜為巡禮者編織草鞋,布施給他們,有的招待他們吃紅小豆糯米飯啊飯團啊年糕之類的食物。巡禮者們站在山頂上,遠遠地眺望著插著表示招待的紅旗的各家各戶,然後歡欣雀躍地來到村裏。來到招待的人家門前,唱一首短短的朝山歌後,便接受村民精心準備的招待。

來到有著很深信仰的民風淳樸的小豆島附近的大山中,可看到在巡禮者通過的山路的樹上綁著新做的草鞋。穿破草鞋的巡禮者便將自己的舊鞋脫下,換上新鞋。

我在那個時候,還僅僅是一個小孩子。我家中經常留宿巡禮者,夜裏聽著巡禮者口中講述的那些諸國的物語,對我而言,是再期待不過的事情了。

那天晚上,我將這對可憐的母女帶到家中,聽了很多很多關於紀伊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