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夏祭之夜(1 / 1)

那是我被叫去離我所在的村莊不遠的一個叫作牛窗的港口小鎮上,去看夏祭的時候的事了。

“借過借過!”抬著神轎的小鎮上的年輕人和孩子們,來勢洶洶地分開喧鬧的人群回來了。年輕人就這樣穿著相同的夏日和服,各隨己願地朝著傳來三弦琴聲的方向等地方走掉了。孩子們仍戴著紅色的頭巾,站在大街上吃著冰激淩等食物。大山那邊,仍摻雜著大鼓的聲音、玩具喇叭刺耳的響聲、笙笛的聲音,以及表演節目的配樂聲,各種雜聲渡過大海,飄向對麵的島嶼,騷動著孩子們的心。

在掌燈之分,小鎮又恢複了熱鬧。

身穿改做而成的藏青底碎白花紋和服,腳穿白色布襪的鄉下姑娘,係著縐綢布的粗腰帶的年輕人,還有手持團扇的小鎮姑娘們,絡繹不絕地朝著大山的方向走去。

親戚家,酒宴正酣。我因為感到無聊,從前院悄悄地走向後院的木門,日式房間裏透出的燈光和懸掛在房簷上的提燈的光一直照射到木門上,甚是明亮。走出後門,那裏有一個菜園,豌豆開著白花。倉庫旁邊,有一條小徑,小徑從此處開始微微傾斜,一直伸向山岡方向。不知不覺間,我已來到了山岡上。

清涼的笛聲不知從何處渡過大海,傳到了我的耳中。笛子吹奏的樂曲好像是《祗園奏》。聽著這笛聲,不知何由,心中突然悲傷起來。我在淚眼婆娑中,仿佛看到了對麵島嶼上的人家的燈光幻化成各種形象倒映在海麵上。那像是生氣了的紅色的燈光就像我的父親。像月見草那樣的朦朧的燈光就像我的母親。還有,那藍色的發出微弱的光亮的就像已死去了的嫁到神戶的年輕的姑姑。我就這樣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些燈光。

這時,從後麵的樹林裏傳來啜泣聲。我回頭看向傳來聲音的方向,盯著那片黑暗。

那裏有一個人倚在蘋果樹上,將白色的圍裙掩在臉上,一直低頭哭泣著。我感到很尷尬。那是一種好像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時的不安,和仿佛遇到了意料不到的大事件時的悲哀的心情。我盡量不讓那個人注意到我,悄悄地穿過蘋果園,頭也不回地朝親戚家走去。

這天晚上遇到的事情,我沒有對任何人講起,也沒有問過任何人。然後便被小孩子特有的那種生活分散了注意力,將這件事情忘記了。

那年秋天,當再次去牛窗的伯母家,伯母與母親拉著家常時,我聽到了他們好像談論起了那晚我在蘋果園遇到的那位少女的事情。原來那位少女是因為要嫁到自己不願意嫁的地方而哭泣。對於當時還是小孩子的我而言,是無法理解為什麼非要去自己那麼討厭的地方,還有為什麼這麼討厭嫁人這樣的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