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逆反心理太強怎麼辦?(2 / 2)

3?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好奇心的驅使,強烈的自主願望,使孩子什麼都想去試,什麼都想去做。家長過度地包辦代替,會使孩子失去許多學習探索的機會;而一味斥責、製止,又會發生頂牛現象。對孩子的事情,隻要他們應該做而且能做的,就要放手讓他自己去練,不要橫加幹涉或包辦代替,這樣才能使孩子從家長的信任中,提高責任感和自信心,增長才幹。

4?相信孩子的能力

家長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滿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裏去玩,你就給他穿上雨衣、膠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讓他去穿,等他鞋和腳對不上號時再去幫他;他要洗衣服,就給他一塊肥皂,隨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襪子;他想掃地,就讓他掃,哪怕越掃越髒……當然,家長的幫忙是必不可少的,給他理理袖子、係係鞋帶、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讓他在滿足合理要求、親自實踐的同時積累經驗,體會成功的歡樂,這樣孩子就不容易養成和家長說反話的習慣了。

5?不要過度壓製孩子

有些家長認為,小孩子隻能約束,不然他們會不服管教。因此對待孩子,他們並不注意傾聽孩子的訴說與要求,甚至不擇場合地訓斥孩子,挫傷孩子的自信心與自尊心。而有些家長,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家長,則受孩子的左右,孩子要求什麼就做什麼,以求得孩子聽從自己。有的甚至為孩子護短,替孩子說謊,這樣也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壓抑,孩子一旦明白了,會對家長的縱容感到羞辱和憤怒。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失去對家長的信任與尊敬,家長的話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逆反心理會愈發嚴重。

6?絕不嬌慣放縱孩子

孩子喜歡跟家長說“不”,本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如果聽之任之或百依百順,就會形成孩子任性、驕橫的性格。因此,作為家長對那些總是用說反話來達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孩子,應該心平氣和地和他講道理,介紹有關知識,說明不能滿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製任性、執拗行為的發生。或者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用另一種使他更感興趣的事來吸引他,從而使他放棄那個不正當的要求。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明確表示家長的態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鬧也不能滿足,然後立即走開,用冷處理的方法來終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孩子的逆反行為是他走向**的表現,也是他成長的標誌。家長應因勢利導,如果能處理好孩子的“反抗”行為,就可以有效地利用孩子這種內在的促使其能力發展的心理動因,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和各項能力的發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