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是令許多家長頗感頭痛的問題。苦口婆心說也好,威脅利誘地“騙”也罷,可這些寶貝卻依舊是“你說你的,我幹我的”,照樣是三分鍾熱情之後,就心不在焉了。家長們絞盡腦汁,卻找不到有效的應對良策。
案例
鬧鬧就像他的乳名那樣,是個太愛鬧的孩子。他沒有一刻能閑得下來,精力似乎永遠也用不完。在幼兒園裏,別的小朋友都能安安靜靜聽老師說話,按老師要求來做遊戲,而他卻是兩分鍾不到,就東張西望,或者咬手指玩,或者找別的小朋友的麻煩,老師有時都拿他沒辦法。
在家裏,媽媽剛陪他玩一會兒認字遊戲,他就要吃果凍。畫簡筆畫,還沒畫兩三筆,他又跑去玩球,氣得媽媽在後麵一直喊。鬧鬧也有不鬧的時候,那就是當他看動畫片的時候。隻有在播放動畫片時,他才會安安靜靜地坐上二十幾分鍾。動畫片雖好,可也不能天天抱著電視不撒手啊,孩子以後還得學習,如果一直靜不下心,不能集中注意力,這將來可怎麼得了?一想到這些,鬧鬧媽真是感到一陣鬧心……
注意力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孩子的認知和社會性情感等各方麵的發展及其入學後學業成績的高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通常有兩方麵原因,一是生理方麵,二是心理方麵。
生理方麵原因比較少見,主要是孩子營養搭配不合理,或者是孩子偏食挑食,造成體內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影響到腦部發育。再有就是孩子缺乏運動,運動機能不強,也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心理方麵的原因,是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的主要原因,而且心理方麵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需要解決以下幾方麵的問題:
1?必須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
孩子注意力穩定性差,很容易被其他新鮮事物吸引。因此,家長應盡可能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為孩子創造安靜、簡潔的環境。孩子玩遊戲或看圖書的地方應遠離過道,避免人員的來回走動影響孩子的活動;當孩子專心做事時,家長最好也坐下來做些安靜的活動,切忌在旁邊走來走去,打擾孩子。
2?保證孩子的作息規律,維持一種穩定的生活節奏
生活的節奏以及各種活動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有助於孩子注意力的集中。當孩子劇烈運動後,就不要強迫孩子立刻進入學習狀態。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宜太長。研究表明,大班末期的幼兒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為15分鍾左右。因此,在安排孩子的活動時,應當注意調整時間,不要一天到晚強迫孩子坐著一動不動。
3?用遊戲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自控能力較差是注意力分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逐漸提高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采用遊戲的方式,將持久注意的要求變為遊戲角色本身的行為規則。例如,與孩子一起玩“銀行取錢”的遊戲,讓孩子扮演顧客,事先約定每個顧客要等3分鍾才能辦理取錢手續,時間到後才能輪到自己。在遊戲中,對注意力持續時間的要求可以循序漸進地提高。通過不同的遊戲活動,孩子可以慢慢地將外在的遊戲規則內化為自我約束。
4?強化孩子的觀察力訓練
孩子注意力差的另一表現是不能同時注意多個事物。為此,家長應當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活動來培養孩子的觀察力。例如,先在孩子麵前擺放上汽車、小球、鉛筆等多種物品,讓孩子觀察幾秒鍾,然後讓他閉上眼睛,趁機悄悄拿走幾樣物品,然後讓他說出哪些東西不見了。這個遊戲要求孩子在觀察時,能快速地注意到幾個物品,從而鍛煉孩子的觀察力。
5?用遊戲激發孩子的興趣,練習注意力
為維持孩子對某一遊戲的持續興趣,家長應當注意遊戲內容的難度要適合孩子的水平,既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戰。如果活動內容與孩子的先前經驗無關,孩子沒有充分的經驗準備和能力準備,活動任務超出了其駕馭的範圍,即使形式再活潑有趣,也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如果任務難度過低,對孩子來說沒有一點挑戰,孩子也不會感興趣,不能集中注意力。
總而言之,訓練孩子集中注意力,家長應當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注意品質與能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