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達到了強大和繁榮的頂點,貴官豪族莫不歡天喜地,威王卻在為社稷擔憂。《史記·蘇秦列傳》記威王對蘇秦說:“寡人之國西與秦接境,秦有舉巴蜀並漢中之心。秦,虎狼之國,不可親也。
而韓、魏迫於秦患,不可與深謀,與深謀恐反人以入於秦,故謀未發而國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當秦,不見勝也;內與群臣謀,不足恃也。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然如縣旌而無所終薄。”
這一番話切中肯綮,足以表明威王對國間形勢和國內情狀洞若觀火。
強秦不可親,韓、魏不可信,這是楚國的外部困難,由此,連橫之議固斷不可從,合縱之謀亦未必可行。還有群臣不足恃,這是楚國的內部困難。因此,在楚、秦相爭之際,楚很難穩操勝券。
威王的憂慮在他去世後不久就應驗了。
懷王不如威王清醒,對人對事都缺乏洞察力和預見性。但他也深愛自己的國家,隻有這一點是和乃父相像的。
懷王在位時,楚國由盛轉衰了。
(第一節秦人得計,楚人失策
公元前328年———懷王元年,秦惠文君以張儀為相。張儀在秦楚之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他與懷王的糾葛,留給文學家的創作素材比留給史學家的研究課題更多。但在初為秦相時,張儀尚無奇功殊勳可言。懷王在位的前期,卻是有聲有色的。
公元前326年———懷王三年,趙肅侯去世。楚、秦、魏、齊、燕五國各派精銳部隊一萬人到邯鄲參加趙肅侯的葬禮,如此盛大的喪儀實為古今中外所罕見。
其明年,秦惠文君稱王。此後不過數年,諸侯都稱王了。
公元前323年———懷王六年,大司馬昭陽領兵伐魏,破魏師於襄陵,取魏地八邑。繼而移兵伐齊,齊威王不勝其憂。陳軫為秦使齊,正巧在臨淄。齊威王向陳軫問計,據《史記·楚世家》所記:
“齊王曰:‘為之奈何?’陳軫曰:‘王勿憂,請令罷之。’即往見昭陽軍中,曰:‘願聞楚國之法,破軍殺將者何以貴之?’昭陽曰:‘其官為上柱國,封上爵執珪。’陳軫曰:‘其有貴於此者乎?’昭陽曰:
‘令尹。’陳軫曰:‘今君已為令尹矣,此國冠之上。臣請得譬之:人有遺其舍人一卮酒者,舍人相謂曰:‘數人飲此,不足以遍,請遂畫地為蛇,蛇先成者獨飲之。’一人曰:‘吾蛇先成。’舉酒而起,曰:
‘吾能為之足。’及其為之足,而後成人奪之酒而飲之,曰:‘蛇固無足,今為之足,是非蛇也。’今君相楚而攻魏,破軍殺將,功莫大焉,冠之上不可以加矣。今又移兵而攻齊,攻齊勝之,官爵不加於此;攻之不勝,身死爵奪,有毀於楚:此為蛇為足之說也。不若引兵而去以德齊,此持滿之術也。’昭陽曰:‘善!’引兵而去。”
大將擁兵自重,抗命自專,此等行徑在先前的楚國是不可思議的,與楚國的傳統全然不合,現在卻發生了,而且不以為罪。懷王也許不明白,這是楚國的隱患,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惡果。他沉醉在勝利的喜悅中,把本來是上柱國、大司馬的昭陽晉升為令尹,寵之信之,聽之任之。盡管如此,破魏師於襄陵確實發生了震懾效應。
是年,楚與魏、齊、秦三國會盟於齧桑(在今河南開封與江蘇徐州之間)。楚國有以大事記年的習慣,這年就被稱為“大司馬邵(昭)剔(陽)敗晉師於襄陵之歲”,如《鄂君啟節》銘文和荊門包山2號墓所出竹簡都有這樣的記載。
昭、景、屈是戰國時代楚國公族的三大姓,當懷王在位時,昭氏柄政,景氏和屈氏都不得勢了。
也是在公元前323年,亞曆山大大帝去世,他用武力拚湊起來的龐大帝國迅即瓦解。由此,楚國就成為世界第一大國了。
公元前322年———懷王七年,張儀去秦入魏,魏惠王以張儀為相。前任魏相惠施去魏入楚,懷王為取悅張儀,不用惠施,派人送惠施回家鄉去了。
惠施,宋人,是名家的宗師。為學重同,主張“合同異”;名家的另一宗師公孫龍為學重異,主張“離堅白”。惠施與莊周友善,其相對性思想與莊周深相契合,彼此時相詰難。《莊子·秋水》記:“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矣,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這就是傳為趣談的濠上之辯,莊周利用一詞多義(“安”既可作“憑什麼”解,亦可作“在哪裏”解),巧施詭辯,令惠施為之語塞。惠施先莊周死,莊周悵然若失,一如伯牙之與鍾子期。
大約在公元前319年,田忌去齊奔楚。齊宣王及其相鄒忌唯恐楚國利用田忌為害於齊國,派出說客杜赫,唆使懷王封田忌於江南,等於把田忌禁錮起來了。
送惠施回家鄉,封田忌於江南,三年間發生的兩件事,都說明懷王缺乏主見,容易被縱橫家的如簧之舌所左右。
公元前318年———懷王十一年,宋君偃稱王,滅滕,伐薛,取淮北之地。又東與齊戰,南與楚戰,西與魏戰,俱獲小勝。於是忘乎所以,要稱霸於天下了。這位宋王荒於酒色,耽於巫法,而且異常暴虐。《戰國策·宋衛策》記宋君偃揚言要“威服天下鬼神”。《史記·宋微子世家》記宋君偃“盛血以韋囊,縣而射之,命曰‘射天’……群臣諫者輒射之。於是諸侯皆曰‘桀宋’”。《戰國策·燕策》記宋君偃“鑄諸侯之象……展其臂,彈其鼻”。秦惠文王遣使向齊宣王訴說:“宋王無道,為木人以寫寡人,射其麵。”這時,張儀已去魏入秦,再次相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