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強化記憶能力,活用各種方法和技巧 (8)(3 / 3)

象形記憶法

把所要記憶的材料想象成某種具體的事物、數字、字母、漢字或其他幾何圖形,以增強記憶。

比如,把芬蘭地圖,想象成“翩翩起舞的舞女”的形象;把波羅的海的輪廓,想象成英文字母“Y”;把意大利地圖,想象成“統靴踢倒立的羽毛球”;把法國地圖的輪廓,想象成“六邊形”……等等。

順序記憶法

位置相鄰的同類事物,要采取自北向南、自西向東的讀圖習慣。

比如,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世界最大的內陸國,與我國相鄰)在最北。另外四國分東西兩列,四個字(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在北,三個字的在南(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帶有吉字的與中國為鄰。

誦讀記憶法

那些比較長的國外地名,既要反複誦讀,還要從它們的相對位置、形象特征、功能、物產或文化淵源等多方麵進行辨析。

比如,斯堪的納維亞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布宜諾斯艾利斯,馬格尼托哥爾斯克等,讀熟了,就很順口,從而記得牢。

望文生義法

地理概念往往抓住了地理事物的本質特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望文生義可以增強記憶,加深理解。

比如:幹潔空氣、天氣和氣候、天體、光球、色球、太陽子、月相、季風、溫室效應、極光、赤潮、土壤肥力等。

體勢助記法

一些特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借助手勢可以加深理解幫助記憶。

比如,地球的自轉和方向——右手定則;氣旋和反氣旋——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地球表麵水平運動物體的偏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自己,四指為物體運動方向,拇指為偏向)。

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法就是把某些抽象地理知識聯想成某一具體的事物的記憶方法。具體有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①接近聯想記憶法。是根據有些地理事物在時間上或空間上有所接近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聯想記憶方法。通過接近聯想有助於我們將新、舊知識聯係起來,增強知識的凝聚力。

比如,複習亞馬孫平原時,從同一地理空間進行聯係,想到亞馬孫河,全年水量豐富,季節變化量小;想到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樹種豐富,破壞嚴重,“世界肺髒”作用正在不斷減弱。

又如,記憶洋流的分布規律時,在中低緯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反氣旋型大洋環流,想到北半球的反氣旋是順時針方向流動,東西風向如何就一目了然了。

②類似聯想記憶法。是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在性質、成因、規律等方麵有類似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記憶方法。通過類似聯想,有助於我們發現地理事物的共性,強化記憶。

比如,裏海與日本的麵積大約都為37萬平方千米。又如,溫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海洋氣候區內的自然帶,均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③對比聯想記憶法。是指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具有明顯對立性特點加以聯想的記憶方法。通過對比聯想,有助於我們比較地理事物的差異性,掌握各自的特性,增強記憶。

比如,氣旋和反氣旋是大氣中最常見的運動形式,其氣壓分布狀況、氣流狀況、天氣狀況都相反,學習時,隻需精記一種即可。

④從屬聯想記憶法。是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因果、從屬、並列等關係增強知識凝聚的聯想記憶方法。通過關係聯想,引導思考、理解地理知識彼此之間的關係,使思考問題有明確的方向,感到有些地理知識多而不雜,雜而不亂,有規律可循。如因果關係:地理自轉→地轉偏向力→盛行風向→洋流的流向;從屬關係:總星係→銀河係→太陽係→地月係;並列關係: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固結成岩作用。

⑤對立聯想記憶法。聯想,即通過某一事物的回憶而引起另一事物,把意義相近但性質對立的知識放在一起,隻要記住一個就能想起另一個。

比如,世界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對海拔最低的死海等等。

諧音記憶法

所謂諧音,就是指字的讀音相同或相似。利用諧音記憶法,可以使枯燥無味的學習材料變成生動有趣的學習內容,愉快地進行記憶。利用諧音可以激發興趣,又利於記憶,但必須要把原字搞清楚,防止以假亂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