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摩爾定律”的啟示(2)(1 / 1)

正是因為創新,他從一個書店的門童,成為一個偉大的出版家。

就圖書的創新而言,是指在題材的定位、選題的角度、封麵的設計、版式的風格、宣傳的路數等諸方麵不因循守舊,並且不斷超越自我。別人出了“紅鏡頭”後,你跟著出“黑鏡頭”、“藍鏡頭”之類,別人出了《學習的革命》後,你也跟著出了“某某革命”之類,這就是縣委書記焦裕祿所說“嚼別人吃過的饃”,用新潮的詞,叫出版的同質化。

創新還包括對懷舊選題的整合出新。有趣的是,某網站2005年一項民意調查表明,在10大時尚生活排行榜上,排在首位的竟然是“懷舊”。有人統計說,近年來凡懷舊圖書的銷量基本都超過8000冊。懷舊選題順應和滿足了讀者的心理需求。

懷舊書是以《老照片》為標誌,以後風行開來。2005年初中國青年出版社推出了《紅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再現了當年孩子們從“複課鬧革命”到開門辦學等的生活。這本書首印兩萬。可以說,每一個懷舊選題都針對不同的人群。

再從另一個有趣的角度來衡量圖書創新。隻要有跟風書,那麼“始作俑者”的原創圖書,就是創新的圖書。

策劃更應該包括過去從沒有出現過的創意,如《河南人惹誰了》就具有創新意義。這本書是針對社會上對河南人的非議而策劃的,其實以地域來區分人的品行是錯誤的。此後,又有同類選題的《湖南人怎麼了》、《其實你不懂廣東人》跟風出版。

創新包括內容和形式創新兩個方麵。2007年5月11日,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出版了限量精裝本。長江文藝出版社在此書上精心策劃,許多環節甚至細節中充滿了創新:

先出版平裝本,上市後10天發行達100萬冊,然後緊接著推出精裝本。

所出精裝本為限量,共發行66666冊,每本都有編碼,而這種限量的出版方式在業內是少見的。

精裝本的發行數量是根據郭敬明的生日6月6日確定的。定價44元,也是根據郭敬明的昵稱“小四”來確定的。

珍藏版的封麵有三種款式。

你看,這本書有多少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