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圖文版《資本論》的暢銷耐人深思。《中國圖書商報》記者劉觀濤對此有一番調查。2006年3月的圖書排行榜上,發生了一件讓諸多書業人“大跌眼鏡”的事情:上海媒體的消息稱“《老徐的博客》上市5天竟然隻賣出6本書”。
而與此同時,北京的圖書排行榜上,學術榜單第一名居然是經典名著《資本論》。不過,不是以前那個完整版本,而是由人民日報出版社推出的“縮譯·彩圖·典藏本”。
從該書的封麵就能夠看出基本策劃思路。如果在書店看到插在書叢裏的這本書,你會看到書脊上特別顯眼的銀白色的《資本論》三個大字和“縮譯·彩圖·典藏本”的銀色小字。為了讓這本書在無數個《資本論》的版本中凸現出來,策劃者采用了書脊上很少采用的“導讀語”--最權威、影響最普遍的經濟學巨著。
這本書有一個橘黃色的書腰(見彩插Ⅳ),書腰上的幾句話透露出策劃者的用意:
一部影響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書
你最該讀卻一直未能讀的書(運用“紅反白”字體)
一部把現代社會關係的全部領域一覽無遺的體係之書
該書不僅是“無產階級的聖經”
也是“有產階級”的知識經典
這本書的策劃者說,他們在圖書出版之前用樣書進行的調查顯示,最能夠讓讀者產生購買欲望的,就是這些導讀語。在時代轉折點上,社會和潮流開始需要經典了,而圖文版《資本論》適應了這一潮流。
2008年9月,中央編譯出版社推出了美國馬克·佩恩和E·金尼·紮萊納的《小趨勢:決定未來大變革的潛藏力量》。引入這個選題的策劃者是有眼光的,因為眾所周知,美國未來學家奈斯比特的《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已是著名暢銷書,而與其相對應的小趨勢,同樣會引起讀者的關注,這正如作者認為的那樣,世界在按照大趨勢變化的同時,也會受到小趨勢的極大影響。而且作者認為,真正決定未來變革的是小趨勢。所謂小趨勢,是指隻要占美國人口1%也即300萬人口在價值觀、生活習慣甚至身體特征構成一個群體,就會有一種小趨勢。作者在書中總結出了75種小趨勢,比如少男少女們、休閑與娛樂、生活方式、性與男女關係等等。總的來說,這種選題策劃還是一種暢銷書的借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