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百歲暢銷書榜單(1 / 1)

暢銷書的概念可追溯到19世紀末,當時美國的《書商(BookSeller)》雜誌以暢銷的程度對書籍進行排行,由此有了“暢銷書”的名目。110多年前的1895年,十大暢銷書排行榜在《出版家》2月號首次發表,對零售業產生了極大衝擊。

在第二份排行榜發表時,提到天氣對書籍暢銷的影響,提到情人節和複活節對銷量的影響,還舉例《紙娃娃的一年(AYearOfPaperDolls)》因成為情人節的禮物而暢銷。這都是我們今天還在研究的規律。節假日的圖書營銷比平時要火。

真正的暢銷書時代則始於20世紀。在那個時代,《紐約時報》把暢銷書單視為業務機密,但對出版社來說,能盡早得知消息是相當重要的。出版社會迅速通知入選的作家,將消息透露給書商,問問他們店裏是不是需要追加訂貨,也要忙著準備暢銷書廣告。《紐約時報書評》星期天刊登的暢銷書排行榜,在前一個星期三就會定案,所有大出版社的公關部人員無不想盡辦法,在《紐約時報》裏培養願意在星期三傍晚先用電話將榜單泄露出來的好朋友。

在中國,有人認為暢銷書產生於20世紀90年代,以1999年引進版的《學習的革命》為代表,此書連續在榜11個月,銷量高達400萬冊。

不過,有趣的是,筆者在周汝昌先生的《紅樓奪目紅》中找到這樣的記述:

愚頑怕讀文章。今人早已不知曹雪芹筆下的“文章”那時候特指科考必習的“八股文”,書坊裏刊售的八股名篇,還加以評點“導讀”,以供童生秀才們揣摩,這就是當年的暢銷書。寶玉怕讀的是這種“文章”。

百歲榜單列了21世紀又有新奇內容。

暢銷圖書的出版首先從選題策劃開始。但也有奇跡發生,有的選題尚未麵世就已經暢銷了。這就是“哈利·波特”係列第六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網上書店亞馬遜的統計表明,雖然此書在2005年7月才出版,但已經成為2004年排在英、法、日三國暢銷書的榜首,超過了世界級暢銷書、美國作家丹·布朗的《達·芬奇密碼》的銷量。這樣,英國作家羅琳無疑成為英國第一富婆了。她富可敵國,《福布斯》2008年公布的排行榜顯示,係列小說“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為世界首富作家,年收入為3億美元,相當於每秒鍾的收入超過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