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露出點爸爸的破綻來(1 / 1)

在我印象中最恐怖的父親形象莫過於《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孟煩了的父親孟老夫子,那個永遠板著一張麵孔,永遠以一副高不可攀威嚴而不可親的形象示兒女的樣子讓人感覺不出半點人味來。這種在兒女麵前永遠正確永遠高不可攀沒有半點破綻的爸爸形象,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下標準的爸爸形象。無怪乎古人以“家嚴”,代指父親,這也許就是父親最基本的屬性。

現代社會中,像這種木瓜得近乎於愚蠢的父親已基本絕跡,但在骨子裏保留著要在孩子麵前絕對正確的父親形象的,卻大有人在。這種新時代版本的絕對正確版本的父親,雖不是一年四季都板著一張永遠正確的僵屍臉,但每時每放一以貫之地以自己的正確來讓孩子時時感覺自己“很錯”的人卻大有人在,他們也許太想在孩子們麵前表現得完美了,而這種完美最大的後遺症,就是讓孩子對你敬而遠之,令你百思不得其解地疏遠你。

我的一位同學,他和他的女兒就是這樣的。從孩子很小開始,他就天衣無縫地表現出一個父親優秀的一麵,他堅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事無巨細,都表現得妥帖而完美,甚至連打電子遊戲,也很少讓孩子看到他“遜”與“不堪”的一麵,孩子與他在一起的感覺,是永遠被拖著往前跑,而且似乎永遠都慢半步。這種關係,最終讓孩子對他敬而遠之。

另外一個朋友,則采用了與他相反的與孩子相處的方式。他偶爾會露出自己的破綻,或故意做錯題,或偶爾表現出對某件事的無能為力,或甚至故意在小孩麵前做出違平常教過小孩子的行為規則,留下一個巨大的破綻讓孩子來指正,讓孩子在與他的交往中,體會到自央的價值與樂趣。在對父親行為的修正中,逐步加強和鞏固正確的意識。

這種方法,在孩子3-6歲,自我意識和認知程度高速提升過程中,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它以反向激勵的方式,培養孩子的鑒別能力,並且很容易讓孩子與父親,打破傳統中國人血液中那種父父子子的堅壁,讓孩子知道,父親並不是一個無所不知且不會犯錯的完人,他也有缺陷和無力的時候。這樣的好處還包括,可以讓孩子們平視自己的父親,使傳統意義上那種隨著年齡增長,所知所識增長後發現“完美”父親其實並不完美甚至很多東西都不懂時產生的心理落差不那麼劇烈。父與子更容易平等相處,並以朋友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