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李守(1 / 1)

李守是曆朝曆代守護在南國天子身邊的人,我二十歲時,接過了這個名字。

王上是我認為天下最善弈者,將眾生玩弄於股掌之間。

那是一個無風的午後,王後雙眼猩紅的走來宣政院,我從未見過如此她如此失魂落魄的模樣,盡管隻相視了一眼,可隻有這一眼,我就知道,王後發現了。

王上不喜歡瑜妃娘娘,對她自始至終都是利用,我從一開始便能夠看出來,可是對於王後,我始終相信王上對她是有感情的。

但,最是無情帝王家。

王上與王後娘娘發生爭吵的時候,我在屏風的後麵。

王後娘娘勸王上解了雙生蠱,否則這樣對蘇離殿下太過殘忍了,蘇離殿下心在自然,不能登上皇位,但王上是沉默的,這種沉默如一把利劍,一下下刺痛著王後的心。

最後,王後娘娘笑了笑,聲音很輕,我看著簾幕後她的身影,她舉起了發釵,直穿心髒,我早該注意到了,王後娘娘平日裏從不愛戴釵,今日卻插著這樣一把鋒利的首飾,或許當她踏進宣政院時,就從未想過要活著出去。

王上喚我過來的時候,聲音是那樣的平靜,波瀾不驚。

“李守,處理好王後的屍體,扔去火葬爐。”

我應了聲,一眼便瞥見王上桌上放著的信,那是王後的字跡,王後娘娘終是不舍蘇離公主,她早已想好後路。

火葬爐的屍體是不能帶回的,一想到堂堂一國之後,本該風光葬入皇陵,如今卻落得屍骨無存的下場,我再冰冷的心也因此觸動,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了蘇黎公主,我的心陡然一震。

蘇黎公主攔住了我,王上曾說過,蘇黎公主聰慧南國無人能及,我今日體會了個真切,盡管我表現的淡然,但她仍然看出了端倪,隻問了幾個問題,字字犀利,讓我啞口無言,她轉身便向王後的寢殿跑去。

直到現在,我仍然忘不了看到蘇黎公主屍體的那刻,在那張與王後七分相似的臉上,有著一模一樣的笑容。

一切塵埃落地的那天,北國迎來了萬裏晴空,一晴方覺夏深,聖旨頒布,玄機殿親自送上冠冕,朝中大臣無一人敢言。

但蘇離殿下從昏迷中蘇醒後便一直神誌不清,總喜歡赤腳站在窗邊,目光幽幽凝視著窗外的玉蘭樹,靜默的可怕。

解憂師說不能打擾,否則將會適得其反,所以殿下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數日,直到大祭司送來了一樣東西。

那是一個粉紅色的水晶墜子,這樣的水晶在北國並不罕見,不過這塊水晶的色澤渾然天成,鬼斧神工,仿若一個人的眼睛。

那日,蘇離殿下笑了,這是這數日以來我第一次見到她臉上出現其他的神色,而後,她平靜的告訴我,可以準備繼位儀式了。

我應了聲,在那天夜裏,蘇離殿下打開了宮外朋友送來的酒,喝的酩酊大醉。

她躺在玉蘭樹下,捧著酒壺,眼眸極其安靜,清澈無波,但我知道,她醉了。

她告訴我,不用擔心她,她答應過上官卿,會好好活下去的,她一定會好好活下去的,她還要將上官卿帶回北國呢,蘇離要歲歲歡愉,她一定會歲歲歡愉。

我“嗯”了一聲,見她將酒壺靠在樹上,隨後輕飄飄的說道:“父皇好自私啊,因為爺爺這樣對他,他就這樣對我,可他還有母後,我什麼也沒有了。”

我愣在了原地,想起了父親曾提起的先帝,看著蘇離殿下微微閉著的雙眸,我的心緊繃著,淚強忍著,父親曾告訴過我,李守是沒有心的,隻有一具忠貞的身體。

清河元年,殿下大赦天下,將北國皇帝的骨灰以南國最高禮儀送回北國,那日在大殿之上,有大臣反駁說這不合北國禮法,殿下當場站起身來,不怒自威的質問他,那何是北國的禮法?如今北國王位上坐的人是誰?姓什麼?又有何不可?又有何不妥?

字字珠璣,朝堂之上噤若寒蟬,緘默無言。

後來,僅僅一年時間,南國便如一隻展翅翱翔的鳳凰,昂首挺立於北國與西域之上,殿下眸光深邃而又堅定,目光長遠,手段高明,甚至將西域的局勢全部都收入眼底,智慧如洪流般磅礴,策略如棋局般精妙,一條法令從頒布到最後真正的落實,決策果斷而明智,任何一個環節都從未出現失誤,就連先帝也曾為之困惑的問題在她的麵前都顯得如此微不足道,不過短短一年,朝中便無一人不敢言,紛紛信服,心甘情願俯首稱臣。

殿下就像是南國天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獨自懸掛在深邃的夜空。

是的,我感受到了她的孤獨,除了與大祭司在一起外,也隻有在每年夏夜,螢火蟲出現之時,殿下才會短暫的露出笑容,在清河五年的某一個夏日夜晚,我無意中聽到了殿下所言。

“上官卿,我好想你啊,我有聽你的話,好好活著,我也有歲歲歡愉,南國被我治理的很好,北國,也很好……”

我的呼吸有一瞬間的停滯,看著窗內的剪影,這是我將用一生守護的年輕的帝王,她用一層堅強的外殼包裹著自己脆弱不堪的心,天神在上,我將誓死,陪她走完這漫長歲月,護她一世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