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堪適性,笑子美之苦吟;酒可怡情,嫌淵明之酷嗜。若詩而嫉妒爭名,豈雲適性?若酒而猖狂罵座,安取怡情?
三四
鑠金玷玉,從來不乏彼讒人;沉垢索瘢,尤好求多於佳士。止作疾風過耳,何妨微雲點空。
三五
學道曆千魔而莫退,遇辱堅百忍以自持,到底無損毫毛,轉使人稱盛德。當時之神氣不亂,入夜之魂夢亦清。
三六
盈庭滿麻,斷結駟於貴人;累牘連片,絕八行於政府。
三七
情塵既盡,心鏡遂明,外影何如內照?幻泡一消,性珠自朗,世瑤原是家珍。
三八
善謔浪,好詼諧,吐語傷於過綺,取快佐歡,亦無大害;
揚隱微,談中冓,為德無乃太涼,積愆消福,吾左尚右耳戒之。
三九
人生於五行,亦死於五行,恩裏由來生害;道壞於六賊,亦成於六賊,妙處隻在轉關。
四〇
聰明而修潔,帝固錄清虛;文采而貪殘,冥官不愛詞賦。
四一
樓前桐葉,散為一院清陰;枕上鳥聲,喚起半窗紅日。
四二
一泓濠上,便同莊叟之觀;片石林間,堪下米顛之拜
四三
立雪斷臂,隻緣藝壓當行;擘麵攔胸,直是酒逢知己。
四四
啖飯著衣,生世無補,飾巾待壙,顧影多慚。庶幾哉,白魚蠹簡,食奇字於腹中,黃鳥度枝,遺好音於世上。
四五
茶熟香清,有客到門可喜;鳥啼花落,無人亦是悠然。
四六
翠微僧至,衲衣全染鬆雲;鬥室經殘,石磬半沉蕉雨。
四七
水色澄鮮,魚排荇而徑度;林光澹蕩,鳥拂閣以低飛。曲徑煙深,路接杏花酒舍;澄江日落,門通楊柳漁家。
四八
催租吏隻問家僮,知主人之不理生產;收稼奴徑達主母,笑先生之向如外賓。
四九
八關齋久何敢然,寄興於持螯;五鬥量慳聊複爾,托名於泛蟻。
五〇
侶猿猴,友虎豹,不能孫登之穴居;馴鳥雀,畜鳧魚,頗似何點之野逸。
五一
高人品格,既有愧井丹潔身;名士風流,亦不至相如慢世。
五二
天討有罪,生來幸免馬驢;世棄不才,隱去敢雲鴻豹。
五三
持論絕無鬼神,見怪形而驚怖;平居力詆仙佛,遇疾病而修齋。儒者可笑如此。稱柴數米,時翻名理於廣宴,媚灶乞墦,日掛山林於齒頰。高人其可信乎?
五四
為龍為蛇,生既謝陽秋於太史;呼牛呼馬,死亦任彼月旦於時人。
五五
以文章為遊戲,將希劉勰逃禪;看齒發之衰頹,自信鮑昭才盡。
五六
家坐無聊,不念食力擔夫,紅塵赤日;汝官不達,尚有高才秀士,白首青衿。
五七
峰巒窈窕,一拳便是名山;花竹扶疏,半畝何如金穀。
五八
少文五嶽興聊托於臥遊,元亮一園趣果成於日涉。
五九
孔孟以常經治世,不欲炫奇怪以駭時;釋老以妙道度人,故每現神通以聳眾。
六〇
凡情自縛,則摶沙撚土,一身纏為葛藤;空觀一成,則割水吹毛,四大等於枯木。
六一
薰蒸德香,則果未成,而靈根漸長;熬煎欲火,則目未瞑,而惡趣現前。
六二
吃菜而生美好揀擇,則吃菜不異吃葷;作善而求自高勝人,則作善還同作惡。
六三
人若知道,則隨境皆安;人不知道,則觸塗成滯。人不知道,則居鬧市生囂雜之心,將蕩無定止;居深山起枯寂之想,或轉憶炎囂。人若知道,則履喧而靈台寂若,何有遷流;境寂而真性衝融,不生枯槁。
六四
英雄降服勁敵,未必能降一心;大將調禦諸軍,未必能調六氣。故姬亡楚帳,霸主未免情哀;疽發彭城,老翁終以憤死。
六五
來鳴禽於嘉樹,音聞兩寂,悟圓通耳根;印朗月於澄波,色相俱空,領清虛眼界。
六六
雨過天青,會妙用之無礙;鳥來雲去,得自性之真如。
六七
栴檀之形,能出門而迎佛;虎丘之石,解聽法而點頭。故知山河大地,鹹見真如,瓦礫泥沙,並存佛性。
六八
酬應將迎,世人奔其羶行;消磨折損,造物畏其虛名。
六九
世界極於大千,不知大千之外,更有何物;天宮極於非想,不知非想之上,畢竟何窮。吾嚐於此茫然,安得問之大覺。
七〇
雲長香火,千載遍於華夷;坡老姓名,至今口於婦孺。意氣精神,不可消滅如此。
七一
三徑竹間,日華澹澹,固野客之良辰;一編窗下,風雨瀟瀟,亦幽人之好景。
七二
春衣杜陵,急管平樂,真稱名士風流;雨中山果,燈下草蟲,想見高人胸次。
七三
好散阿堵,亦複不能積書;趣在個中,平生隻愛種樹。
七四
醇醪百斛,不如一味太和之湯;良藥千包,不如一服清涼之散。
七五
積想情堅,思女因而化石;磨礱功久,鐵杵且會成針。今人才學修行,便希得證,稍不見效,輒退初心,道其可幾乎?
七六
不是鄴侯著眼,懶殘隻一丐者;若非豐幹饒舌,寒拾兩個火頭。
七七
籬邊杖屨送僧,花須罥於巾角;石上壺觴坐客,鬆子落我衣裾。
七八
待月看雲,偶見鶴形之使;焚香掃室,時迎鳥爪之姑。
七九
鳴騶嗬殿,歌兒挈傀儡於場中;揭地掀天,童子弄形影於燈下。
八〇
一室經行,賢於九衢奔走;六時祀佛,清於五夜朝天。
八一
鳴琴流水,疑魴鮪之來聽;散帙當軒,喜藤竹之交翳。
八二
娟娟月露,下薝卜而生香;嫋嫋山風,入鬆篁而成韻。
八三
閑情清曠,未解習鍛之機;野性蕭疏,恥作投梭之達。
八四
室無長物,心本宅乎清虛;門多雜賓,性不近乎狷介。行誼雖無大損,淨業未免有妨。
八五
據床嗒爾,聽豪士之談鋒;把盞醒然,看酒人之醉態。
八六
大臣赫赫,甫丘墓己就荒;文士沾沾,問姓名多雲不識。名利至此,使人心灰。
八七
夫人有絕技必傳,有至性不朽。靈心巧思,魯班以木匠千秋;救主存孤,李善以傭奴百世。
八八
核人貴實,浮論難憑,從古聖賢不能無謗。試問釋迦於移山之口,佛雲乎哉,叩宣仲尼於伐木之夫,何聖之有?
八九
道人好看花竹,寄托聊以適情;居士偶聽弦歌,不染何妨入道。情曠亦自有致,寂寞無令太枯。
九〇
眉睫才交,夢裏便不能主張;眼光落地,死去又安得分明。故學道之法無多,隻在一心不亂。
九一
若富貴貧窮,由我力取,則造物為無權;若毀譽嗔喜,隨人腳跟,則讒夫愈得誌。
九二
方外偶過僧道,倒雙屣,急開竹戶迎來;座中倘及市朝,掩兩耳,輒敕鬆風吹去。
九三
樓窺睥睨,窗中隱隱江帆,家在半村半郭;山依精廬,鬆下時時清梵,人稱非俗非僧。
九四
華屋朱門,過王侯而掉臂;黃頭曆齒,對兒子而傷心。高人之輕富貴也易,斷恩愛也難。
九五
觀上虞《論衡》,笑中郎未精玄賞;讀臨川《世說》,知晉人果善清言。
九六
瞑目跏趺,落花飄而滿幾;冥心入定,鼯鼠出而行階。
九七
楊德祖家唯弱柳,我則雜種名花;殷仲文庭隻枯槐,餘則多栽茂樹。不啻過矣。
九八
宰相匡時,懶殘豫占李泌;英雄救火,圖南早識乖崖。故龍翔豹隱,大冶之鼓鑄由天;雌伏雄飛,至人之欛柄在我。
續娑羅館清言
一
饑乃加餐,菜食美於珍味;倦然後臥,草薦勝似重裀。
二
流水相忘遊魚,遊魚相忘流水,即此便是天機;太空不礙浮雲,浮雲不礙太空,何處別有佛性。
三
富室多藏萬寶,夜深猶自持籌,愈積愈吝,窖中時見精光;老夫第得一錢,宵臥何能貼席,不散不休,篋裏如聞嗥吼。
四
名華芳草,春園風日洵饒;紅樹青霜,秋林景色愈勝。
五
條負既鬯,細草茸生,嫩枊韶姿,紅藥齊含蘤藿,芳春景,大殢人;清露晨流,碧梧初放,新篁爽氣,綠陰映入簾幃,首夏時,尤堪賞。
六
常想病時,則塵心漸滅;常防死日,則道念自生。風流得意之事,一過輒生悲涼;清真寂寞之鄉,愈久愈增意味。
七
苦惱世上,意氣須溫;嗜欲場中,肝腸欲冷。
八
時來則建勳業於天埌,玉食袞衣,是亦丈夫之事;時失則守窮約於山林,藜羹卉服,是亦豪傑之常。故子房封侯,不以富貴而驕商皓;嚴陵垂釣,不以貧賤而幕雲台。
九
人當溷擾,則心中之境何堪;稍爾清寧,則眼前之氣象自別。
十
昏散者凡夫之病根,惺寂者對症之良藥。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馳。
十一
居處必先精勤,乃能閑暇,凡事務求停妥,然後逍遙。平時隻自悠然,遇境未免擾亂。
十二
跡類卑汙,有損身以利物;形同邋遢,或混俗以埋光。世人皮相失真,天眼鑒觀不謬。
十三
李青蓮仙才夙稟,白香山道骨天成。
十四
皦皦時名,心源不淨;昭昭談道,密行多虧。何益超升,隻深淪墮。
十五
疾忙今日,轉盼己是明日;才到明朝,今日己成陳跡。算閻浮之壽,誰登百年,生呼吸之間,勿作久計。
十六
太乙窺人,閣下燃藜之火;雲林寄信,架藏倒薤之書。
十七
木削方可造廬,玉琢才能成器。高明性多疏脫,須學精嚴;狷行常苦拘時,當思圓轉。
十八
三春麗日,催開上苑千花;一夜金風,顛落羅浮萬樹。
十九
春去秋來,徐察陰陽之變;水窮雲起,默觀元化之流。
二十
蓽門圭竇,形拘一室之中;氣馬尻輪,神遊八極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