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六

有浮雲富貴之風,而不必岩棲穴處;無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詩。競逐聽人而不嫌盡醉,恬憺適己而不誇獨醒,此釋氏所謂不為法纏、不為空纏,身心兩自在者。

三二七

延促由於一念,寬窄係之寸心。故機閑者一日遙於千古,意寬者鬥室廣於兩間。

三二八

都來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總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機,不善用者殺機。

三二九

趨炎附勢之禍,甚慘亦甚速;棲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長。

三三○

色欲火熾,而一念及病時,便興似寒灰;名利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蠟。故人常憂死慮病,亦可消幻業而長道心。

三三一

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豔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長一分。

三三二

隱逸林中無榮辱,道義路上泯炎涼。進步處便思退步,庶免觸藩之禍。著手時光圖放手,才脫騎虎之危。

三三三

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授侯,權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於膏粱,布袍暖於狐貉,編民不讓王公。

三三四

矜名不如逃名趣,練事何如省事閑。孤雲出岫,去留一無所係;朗鏡懸空,靜躁兩不相幹。

三三五

山林是勝地,一營戀便成市朝;書畫是雅事,一貪癡便成商賈。蓋心無染著,俗境是仙都;心有絲牽,樂境成悲地。

三三六

時當喧雜,則平日所記憶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寧,則夙昔所遺忘者又恍爾現前。可見靜躁稍分,昏明頓異也。

三三七

蘆花被下臥雪眠雲,保全得一窩夜氣;竹葉杯中吟風弄月,躲離了萬丈紅塵。

三三八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絕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盡心內,不必絕欲以灰心。三三九

此身常放在閑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靜中,是非利害,誰能瞞昧我?

三四○

我不希榮,何憂乎利祿之香餌;我不兢進,何畏乎仕宦之危機。

三四一

多藏厚亡,故知富不如貧之無慮;高步疾顛,故知貴不如賤之常安。

三四二

世上隻緣認得“我”字太真,故多種種嗜好、種種煩惱。前人雲:“不複知有我,安知物為貴。”又雲:“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三四三

人情世態,倏忽萬端,不宜認得太真。堯夫支:“昔日所雲我,今朝卻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屬後來誰?”人常作是觀,便可解卻胸罥矣。

三四四

有一樂境界,就有一不樂的相對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隻是尋常家飯、素位風光,才是個安樂窩巢。

三四五

知成之必敗,則求成之心不必太堅;知生之必死,則保生之道不必過勞。眼看西晉之荊榛,猶矜白刃;身屬北邙之狐兔,尚惜黃金。語雲:“猛獸易伏,人心難降。溪壑易填,人心難滿。”信哉!三四六

心地上無風濤,隨在皆青山綠樹;性天中有化育,觸處都魚躍鳶飛。

三四七

狐眠敗砌,兔走荒台,盡是當年歌舞之地;露冷黃花,煙迷衰草,悉屬舊時爭戰之場。盛衰何常,強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三四八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三四九

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飛蛾獨投夜燭;清泉綠竹,何物不可飲啄,而鴟鴞偏嗜腐鼠。噫!世之不為飛蛾鴟鴞者,幾何人哉!

三五○

權貴龍驤,英雄虎戰,以冷眼視之,如蠅聚膻、如蟻競血;是非蜂起,得失蝟興,以冷情當之,如冶化金,如湯消雪。

三五一

真空不空,執相非真,破相亦非真。問世情如何發付?在世出世,徇俗是苦,絕俗亦是苦,聽吾儕善自修持。

三五二

烈士讓千乘,貪夫爭一文,人品星淵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營家國,乞人號饔飧,位分霄壤也,而焦思何異焦聲。三五三

性天澄徹,即饑餐渴飲,無非康濟身心;心地沉迷,縱演偈談禪,總是播弄精魄。

三五四

人心有真境,非絲非竹而自恬愉,不煙不茗而自清芬。須念淨境空,慮忘形釋,才得以遊衍其中。

三五五

天地中萬物,人倫中萬情,世界中萬事,以俗眼觀,紛紛各異,以道眼觀,種種是常,何須分別,何須取舍!

三五六

纏脫隻在自心,心了則屠肆糟糠居然淨土。不然縱一琴一鶴、一花一竹,嗜好雖清,魔障終在。語雲:“能休塵境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三五七

以我轉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憂,大地盡屬逍遙;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順亦生愛,一毫便生纏縛。

三五八

試思未生之前有何象貌,又思既死之後有何景色,則萬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處而遊象先。

三五九

優人傅粉調朱,效妍醜於毫端。俄而歌殘場罷,妍醜何存?弈者爭先競後,較雌雄於著子。俄而局盡子收,雌雄安在?

三六○

把握未定,宜絕跡塵囂,使此心不見可欲而不亂,以澄吾靜體;操持既堅,又當混跡風塵,使此心見可欲而亦不亂,以養吾圓機。

三六一

喜寂厭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靜。不知意在無人,便成我相,心著於靜,便是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空、動靜兩忘的境界!

三六二

人生禍區福境,皆念想造成。故釋氏雲:刊欲熾然,即是火坑。貪愛沉溺,便為苦海。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驚覺,航登彼岸。念頭稍異,境界頓殊。

三六三

可不慎哉!繩鋸材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須要努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機。

三六四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萬物付萬物;還天下於天下者,方能出世間於世間。

三六五

人生原是傀儡,隻要把柄在手,一線不亂,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捉掇,便超此場中矣。

三六六

“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古人此點念頭,是吾一點生生之機,列此即所謂土木形骸而已。

三六七

世態有炎涼,而我無嗔喜;世味有濃淡,而我無欣厭。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一在世出世法也。

子房虎嘯,安期生豹隱於海濱,藥師龍驤,魏先生蠖屈於岩穴。繄豈異才,是命不同。

三九大老,紫綬貂冠,得意哉,黃粱公案。二八佳人,翠眉蟬鬢,銷魂也,白骨生涯。

口中不設雌黃,眉端不掛煩惱,可稱煙火神仙;隨宜而栽花竹,適性以奍禽魚,此是山林經濟。風晨月夕,客去後,蒲團可以雙跏;煙島雲林,興來時,竹杖何妨獨往。

複雨翻雲何險也,論人情,隻合杜門。嘲風弄月忽頹然,全天真,且須對酒。

道上紅塵,江中白浪,饒他南麵百城。花間明月,鬆下涼風,輸我北窗一枕。

淨幾明窗,好香苦茗,有時與高衲談禪。豆棚菜圃,暖日和風,無事聽閑人說鬼。

老去自覺萬緣都盡,那管人是人非。春來尚有一事關心,隻在花開花謝。

甜苦備嚐好丟手,世味渾如嚼蠟。生死關頭急回頭,年光疾於跳丸。

無物能牢,何況蠢茲皮袋。有形皆壞,不聞爛卻虛空。

坐禪而不明心,取骨頭為功課,馬祖戒於磨磚。談經而不見性,鑽故紙作生涯,達摩所以麵壁。草色花香,遊人賞其有趣;桃開梅謝,達士悟其無常。

十一

修淨土者,自淨其心,方寸居然蓮界;學坐禪者,達禪之理,大地盡作蒲團。

十二

立心而認,骨肉太親,則人緣難遣;學道而求,形神俱在,則我相未融。

十三

餳粘油膩,牽纏最是愛河;瞎引盲移,展轉投於苦海。非大雄氏,誰能救之。

十四

知事理原有頓漸,則南北之宗門不廢;知升墜分於情想,則過現之因果昭然。

十五

若無後來報應,則造物何以謝顏回?除卻永劫災殃,則上帝胡獨私曹操?

十六

禿須黃麵揣骨法,豈有如許公侯;道氣文心標風流,亦是可兒措大。

十七

招客留賓,為歡可喜,未斷塵世之攀援;澆花種樹,嗜好雖清,亦是道人之魔障。

十八

角弓玉劍,桃花馬上春衫,猶憶少年俠氣;癭瓢膽瓶,貝葉齋中夜衲,獨存老去禪心。

十九

寶籙祈仙,金亟禮佛,造物尚不得牢籠;褐衣披體,破帽蒙頭,君相又安能陶鑄。

二〇

臨池獨照,喜看魚子跳波;繞徑閑行,忽見蘭芽出土。亦小有致,時複欣然。

二一

盤飧一菜,永絕腥膻,飯僧宴客,何煩六甲行廚;茅屋三楹,僅蔽風雨,掃地焚香,安用數童縛帚。未見元放翛然,尚覺右丞多事。

二二

菜甲初肥,美於熱酪;蓴絲既長,潤比羊酥。

二三

楊柳岸,蘆葦汀,池邊多有野鳥,方稱山居。香積飯,水田頭,齋頭才著比丘,便成幽趣。

二四

竹風一陣,飄颺茶灶;疏煙梅月,半彎掩抑。書窗殘雪,真使人心骨俱冷,體氣欲仙。

二五

登華子崗,月夜犬聲若豹;遊赤壁磯,秋江鶴影如人。但想前賢,神明開滌。

二六

黃齏淡飯,允宜山澤之臞;曲幾匡床,久絕華胥之夢。

二七

棺則朽於木,裸則朽於土,土木何勞分別?沉則化於水,焚則化於火,水火安用商量?

二八

紅潤凝脂,花上才過微雨;翠勻淺黛,柳邊乍拂輕風。問婦索釀,甕有新上竹下芻;呼童煮茶,門臨好客。先生此時,情興何如?

二九

癡矣狂客,酷好賓朋,賢哉細君,無違夫子,醉人盈座,簪裾半盡酒家;食客滿堂,瓶甕不離米肆。燈獨螢螢,且耽夜酌,爨煙寂寂,安問晨炊,生來不解攢眉,老去彌堪鼓腹。

三〇

若想錢而錢來,何故不想;若愁米而米至,人固當愁。曉起依舊貧窮,夜來徒多煩惱。

三一

白仲奇窮,悍婦同於馮衍;德園高隱,孤居頗似王維。我固當勝之。

三二

明霞可愛,瞬眼而輒空;流水堪聽,過耳而不戀。人能以明霞視美色,則業障自輕;人能以流水聽弦歌,則性靈何害。

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