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聽得哈哈大笑,站起身來,嗔道:“不和你胡扯八道了,你再睡會,回頭鎖好門,自己回家去!”
念青卻沒答腔,林黛見他沒說話,心中略有失落,帶上門出去了。此時念青卻在搜刮腦中所學知識,琢磨哪裏有過這長生不老之術。
這念青思考方式和常人大是不同,他自小國學深厚,又趕上這信息電腦化的年代,他學習的時候將但凡不能理解的東西都硬生生記憶在腦海裏,好象是電腦硬盤一般。並且把那檢索學用在了記憶之上,每逢要想什麼東西,都會提出關鍵詞在腦中過一遍,找出相關知識來對應。就好象百度,GOOGLE這些搜索引擎一樣,效率極高。其實這也不為異,那速算速記法也是人所創建,隻要經過培訓一般都能操作自如,隻是第一個創造出這些方法的,卻非得是有天賦之人不可。
念青念叨著:長生,駐顏,長生,駐顏……,那腦海裏不停浮出的無非老莊之類的古籍,卻無任何方法可見,他想得頭疼,突然想起自己是懷孕三年零六個月才出世,自己實際年齡其實要比平常孩子要大一些。這“三年零六個月”的關鍵字樣不自覺地在腦海中一過,自動加入了大腦搜索係統,突然間,大腦中一陣悸動,忽如電光火石般莫名浮現出一個地名:
乾元山,金光洞……
太乙真人凝神端坐蒲團之上,忽靈台一動,掐指一算,哈哈大笑。遂留下錦囊一個,將其封印洞中,笑道:“此待有緣人取”。又運元氣於指,在那金光洞壁上留下偈語四行,曰:
後聞後知,四十月子;
玄之又玄,欲仙欲死。
書罷,愈想愈是笑得前仰後合,忽然丹田中一疼,竟是將慧根笑斷了。太乙情知已到了破仙成神的境界,這由仙至的神境界,竟在這一番大笑中達到。倒省了萬年之功。
這道家修真,境界分為:騰雲,駕霧,追風,逐電,凝丹,成嬰,化根,分神,破立,浮沉十個層次。這騰雲,駕霧,追風,逐電修得乃是外功,憑借的乃是後天之力。補足後天,便到了凝金丹,要成元嬰的先天之功。這煉成元嬰之後,方可稱得到修真有成,天下人皆可修得。這元嬰期過了後就到了分水嶺了。這化根的根指得乃是慧根,若無慧根,再修也是無用。慧根若存,便是分神境界,成仙或是成佛,皆是此段境界之功。那慈航道人分神之後,發現自己乃有佛性,於是修成釋道,成了觀音菩薩便是如此。隨後若要由仙佛成神,達到破立階段,必須破而後立,斷了自己的慧根。需知慧根也是根,若要成神,非得斷了塵世的根本不成,那斷慧根乃是天大的神通造化,非萬年苦修不可得,太乙竟為此事將其笑斷,奪了造化之功,巧達此段境界,真乃開天地以來最大的奇事。最後那一重浮沉境界卻非同小可,修成便可與天體同體,乃是至聖。
這太乙真人破而後立,過了破立這關,已然由仙成神,雖是為了靈台中那突然觸動的事件而來,卻也感激那事中之人,掐指算到那人必為自己將來門下弟子,卻得留下些好處給他。翻遍了乾坤袋,卻想起來那九龍神火罩,乾坤圈,混天綾等等法寶都賜了給哪吒,此番身上哪有好貨,隻得作罷!
那太乙飛升在即,遂召出門下弟子,太乙斂容端坐,原本想將事情來龍去脈完完本本地告知弟子們,但轉念一想,凡事要隨緣,天地間的事情原本是要講個造化。於是便不多言,含笑將手指向那四行偈語。閉目含笑,不多時,那天際開了道縫隙,一道純青的光柱將太乙籠罩其中,門下弟子見師尊飛升,心極羨之,眾皆頂禮膜拜,不敢起首。隻聽得仙樂陣陣,異香撲鼻,青鳥吟頌,心皆讚之……
不一時,眾弟子抬首,見祖師已是不見,眾人苦思太乙臨登仙之際言詞舉止,圍繞那四行偈語爭論不下。又想將那錦囊從封印中取出,卻未可得。皆想,此必是祖師待有緣人之故。眾人雖對那偈語理解各有分歧,但在這件事情上看法倒都是一致:未免發生意外,那有緣人是非得收到自己門下不可,於是眾人分頭行動,欲尋那能開啟封印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