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念青破印(1 / 2)

時間又過了一年,唐念青日夜苦讀,要尋那長生駐顏之術,他自己不說,別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要幹什麼。此時同齡孩子莫不是在網吧等處所鬼混,哪有這般愛讀書之人。父母外公見念青如此讀書,心疼之餘卻也欣慰:這孩子如此好學,真是我唐家修來的福分啊!唐教授更是嘖嘖稱讚,看來這孩子是要把在娘胎裏耽誤的時間給補回來,隻是刻苦過了頭了而已。若是讓他們知道,這小子是在找什麼修真長生之類早在五十年代就劃歸封建迷信一類的學術,估計還是把他送到網吧去玩要好的多。

念青讀書自有一番不同,他書香門地遺傳,決定了他讀書自有一番大視野,並非拘於一格,隻去尋那古籍中修真之道。他是想,這世事留心皆學問,未必見得其他書籍中不能找到修真的道理。於是什麼書都看,經、史、子、集,管理、化學,武俠演義,化妝美容,廚藝花卉,那是什麼都看,什麼都讀。所以還沒有引起家人的嚴重警惕。這一年讀來,將一個小小少年弄得滿腹雜學,隻怕堪稱天下第一。

卻說這一日,唐教授放了暑假,為什麼說是唐教授放暑假,而不是唐念青放暑假呢?這唐教授是學校老師,自然是要放暑假的,唐念青卻是自學成材,放縱教育的典型,那自然是不上學的,所以,也就無所謂放假不放假的。

“念青啊,明天外公要放假了,我帶你去乾元山遊玩如何?”唐教授強行將念青從故紙堆裏拉出,笑嗬嗬地道。

念青眼睛一亮,道:“乾元山?”隨即眼睛又黯淡了下去:“不去,和尚有什麼好看的!”又要一頭紮進書堆裏。這小子讀書眾多,自是知道那四川的青城蛾眉是道士聚集地,這乾元山雖有傳說中太乙真人修真的金光洞,還有瑩華殿、白龍宮、千年梨樹園等神話傳說遺跡,但奇怪的是反倒是道教不盛,遠比不上那兩山。這外公若要去看道士,那自不可能說去乾元山,巴巴的去那個地方,若非是有緣由,那就肯定是與和尚有關了。念青聰明絕頂,外公說了一句話,他就推論出一大番道理。

唐教授對孫子的聰明早不見怪,一把將小念青拉住,奇道:“和尚不好看?你的意思是你要看道士不成?”這隨口的一句玩笑,卻點醒了念青。念青一下跳起來,大叫大嚷道:“我就要看道士,我就要看道士!”別看他埋首紙堆時好象博學宿儒一般氣度沉穩,這下表現卻十足仍是個孩子。

唐教授為難地抓抓腦袋:“這乾元山如今哪有什麼道士,你這倒難為我了。我說帶你去乾元山,那是因為十三年前我和你爹媽去四川旅遊的時候許了個生個大胖小子的願,道是十年後要來還願。十年前你生了下來,今年剛好是到了要去還願的時間了。卻也不知道佛祖會不會怪罪,你小子一懷快四年,若是按十月懷胎來記的話,這願若是今年去還都晚了幾年了。”

念青抓抓小腦袋,裝做勉為其難地樣子,對外公說:“那好吧,我就陪你去玩玩吧!”二人皆是果斷之人,第二天就收拾了點行裝,也不和家裏人打招呼,反正這一老一少自由散漫慣了,一起不見了,那自然在一塊,也不會有人擔心。二人趕上飛機,直奔千裏之外乾元山而去。

這乾元山位於四川,山脈連綿起伏,南北透遠,東西縱橫,乃是洞天福地。

一老一少二人到得成都,包了輛出租車就望乾元山而去。這老的精神矍鑠,小的勁頭十足,到了山下,見天色還早,就買了門票,直往山上而去。

兩人本著有錢人肯定要吝嗇的原則,跟著一群旅遊團的成員後麵往山上行進,此舉行話叫做“蹭導遊”。也就是不想花錢雇導遊,跟著別的團蹭的緣故。又省錢又自由,聽得高興就聽,聽得不高興了就自己開溜,全無旅遊團的拘束。

隻聽得那導遊小姐道:“這乾元山自遠古以來就有巫鬼原始信仰、原始圖騰崇拜。兩漢以降神仙方術及造神活動在民間廣為流行。儒家的聖賢崇拜、生殖等圖騰崇拜非常混雜……”

聽到這裏,念青賊頭賊腦地搗了搗外公的手臂:“老頭,聽,生殖圖騰,說你本行呢!”

唐教授苦笑不得,這自從強逼他學習他毫無興趣的性學知識之後,這孫子隻要聽到相關字眼都要挖苦於他,真是做人不厚道。

隻聽得那導遊小姐繼續道:“……這乾遠山佛教也不斷順隨世俗而變通,並接受儒家與道家的影響。如佛教曾借道家的“清虛無為”傳教,自稱為道人……如旃檀林的大雄寶殿內,就供有兩個小雕像,一個是濟顛和尚,其造型有如天仙;另一個是風波和尚,左脅下有一掃帚,手揮拂塵,要掃的是殘害忠良的秦檜,佛教文化是儒道交融的產物,僧即是道,道即是儒,儒即是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