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臣等也附和副都禦史之言,望王爺三思。”一眾都察院及有識之士也紛紛出言附和。

煌言見眾議難改,便道:“眾位之言,本王知曉,但我朝以孝道著名天下,若枉然辜負太皇太後之意,難免會引起世人的流言蜚語。”

“臣等願冒死請命,望太皇太後撤回懿旨。”眾人紛紛說道。

“既然如此,那便等我與太皇太後商議過後,再加回複。”煌言說道。“由紫祝閣首輔擬定上諫之言,隨後本王上表太皇太後。”

“如此甚好。”眾人達到了勸諫的目的。

煌言也露出了不易察覺的笑容。

“老臣接旨。”溫富延向煌言深鞠一躬。

“如此,你們便散去吧,本王就這一事相告。”煌言輕描淡寫的說與眾臣。

眾臣聽言,皆感到十分詫異,但又表現的無可奈何,也就相繼退散,回到了自己的宅院。

武盈房

煌言再度將紫祝閣內的臣子聚集在一起,商討政事。

“關於鄭州一事接濟,應由鄭王府輔佐,閣內速速派遣官員,輔鄭王從事。”煌言率先挑起話題。

“鄭王?”在場的紫祝閣官員皆無不震驚。

鄭王,乃太祖麾下大將孫炳榮受封,此人性格古怪,脾氣暴虐,喜以苛行對待士人,與其謀事,極易引火上身,而且藩屬們正因為朝廷頒布了遏製藩屬的政策,在私底下蠢蠢欲動,這貿然行動,唯恐不測,眾人紛紛臆想著。

“我知道,你們都在擔心鄭王會不會因為一些事情發難於你們,你們放心,若鄭王滋事,本王一定護爾等周全。”煌言信誓旦旦的說道。

“王爺,臣願前往!”萬盛玉向前邁出一步,他身上的溪鶉補子在這一刻顯得熠熠生輝,眾臣看向萬盛玉,從他身上仿佛看見了光芒!

“將均(萬盛玉的字),好誌氣!武朝得此臣子,猶如尋得百裏良駒!本王加封你為僉都禦史,執掌尚方寶劍,糾察鄭州官員,皇權特許,先斬後奏!”煌言看著一臉堅毅的萬盛玉,喜的一下站起身。

眾臣看著萬盛玉,投來一個個羨慕的眼光,他從一個七品芝麻官,一下子跳到了手握尚方寶劍的從四品大員,但他們轉念一想,此行必將步步維艱,一不小心,可能將命都交代在那了,就又回歸了平常的臉色。

“臣叩謝王爺,微臣定當不辱王命!”萬盛玉跪倒在地,叩首道。

“對了,本王再賜你天子親詔,除了爾,凡任何人見詔,如見天子!”煌言看著萬盛玉,止不住的欣喜。

“臣叩謝王爺。”萬盛玉也沒想到,一向對官員嚴厲的秦王竟然會如此對待他,使得他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臉。

“去吧,將均,隨安撫司的賑濟官員一同出發,記住,你的責任很重!”煌言將語末的幾個字咬的很重。

“微臣告辭。”萬盛玉再度叩首,隨後起身,向大殿外走去。

煌言看著萬盛玉的背影,心中滿是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