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木木聽張山說完,就接著說:“離開縣政府的事,大傘上次回去就給我說了。當時認為,他在樓房垮塌事故處理上,受到非議,有點思想情緒,突然提出了這麼一個想法,就沒有當回事。後來回到省城和肖衝聊其它事情,才發現大傘受到各方麵的壓力不小,提出離開副縣長的崗位是有道理的。剛才張主席分析的正確,我沒有往這方麵考慮,一個掛職人員,鍍了金,就該離開,不然你搶了人家的位置,說不定會整出個什麼妖蛾子,讓你滾蛋呢。”
牛大偉順著劉木木的思路,也出主意說:“提拔大傘到其它單位任用更好。我們都是看著朱大傘一步一步走上領導崗位的,他爸爸在世的時候,就奉行——我幫人,人幫我的處世原則。現在朱傘不在了,咱們活著的人就要給朱大傘這棵好苗子,出謀劃策。”
劉木木看了看老馬,問道:“上次小羅請省政府一個頭頭吃飯,他說朱大傘學曆高,適合在政府機關搞研究工作。不知道你還記不記的?”
“噢······,你說的是負責組織考核工作的李副部長吧,上次小羅請他吃我做的清燉羊肉,他知道朱大傘是小羅嶽父的秘書,說大傘掛職副縣長,有點屈才了,最好掛職結束回政策研究部門,給省領導做智囊工作,出謀劃策。”
一經劉木木的提醒,從老馬的口中說出了小羅提前做工作的過程。
張山沒有說話,他已經明白劉木木沒有提前給朱大傘透露這些信息的原因,恐怕和他們繼續開發舊堡鎮土地有關。不過他認為,朱大傘即便是不能離開副縣長的位置,對劉木木在縣城開發舊堡鎮的第二個房地產項目也沒有多大幫助。況且朱大傘已經做好了離開的打算。根據朱大傘的性格,凡是他打定主意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定。當然,不排除劉木木和羅總有更進一步的計劃。在朱大傘的發展潛力方麵,劉木木和羅總不會放棄栽培的。張山意識到這些,他試探地問劉木木:“按照省政策研究室的規定,朱大傘不論從學曆、基層工作經驗和省政府領導身邊工作的經曆來講,都適合在出謀劃策的崗位上發展。省負責組織考核的李副部長很有愛才之心。”
牛大偉聽張山說話,也明白,他是力促劉木木幫忙朱大傘調離縣政府,給朱大傘在省城謀得更高職位的發展機會。
不過,劉木木清楚,朱大傘就是“雙手能畫梅花,上麵領導不用你,便什麼也不是”。在座的人,都希望朱大傘從副縣長的位置上,躍遷到省城更高的崗位。可是,提拔任用,不是他們說了就算數的。
老馬看在座的人,都陷入了沉默。再看時間,也該吃晚飯了,就招呼服務員準備飯菜。
劉木木離開包間,隨老馬來到大堂。
這時候,大堂吃飯的人越來越多,熙熙攘攘。他掏出手機,撥通了小羅的電話,問能不能來一趟餐廳。小羅放下電話沒一頓飯的功夫,就進了餐廳包間。而恰好服務員也把飯菜端上了桌子。
在吃飯的過程中,劉木木把張山約見的目的告訴了羅總。隻見他放下酒杯,端起蓋碗茶喝了一口說:“朱大傘的發展潛力,在座的各位都心裏有數。實際上木木在上大學,讀研究生的時候,我和嶽父就看中了他的潛力。嶽父為了考察朱大傘,還專門去了一趟北山大傘的家裏,看了他的父親和爺爺。認為大傘是一個非常好的苗子,要進行重點培養。從掛職北山的副鄉長,然後再到縣政府副縣長,都是一步一步策劃培養的結果。直到現在他想調離副縣長職務,這個速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主要是嶽父退休時間長了,有些部下也離開了管事的位置。要重新建立各方麵的合作關係,需要一點的時間去尋找培養。這些工作急不得,但也不能拖。我前一陣子和嶽父的一個在崗同事吃飯,從側麵了解了一下他們對朱大傘的看法,畢竟是從省廳掛職下去的幹部,組織部門還是非常重視。具體怎麼做,我和木木商量,你們就不要再聲張或托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