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清燉》(三十三)(2 / 3)

朱大傘佩服張山的領悟能力,就順著話說道:“就說換個工作環境,你感覺這個想法合適嗎?”

“非常合適,我認為你現在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回到省城符合規定,你屬於掛職幹部,從副鄉長、鄉長、到副縣長,你是一步一步幹上來的,都符合幹部選拔任用製度。現在任職時間也夠了掛職幹部的使用規定。離開這個崗位,換一個新的工作崗位,有利於你的發展,你看我是不是找劉木木和羅總一起商量商量?”張山征求朱大傘的意見說。

朱大傘沒有說話,起身再一次把張山麵前的茶杯倒滿水,又從抽屜裏拿出一盒茶葉遞給張山,示意讓他拿著。但就是沒有說一句和讓他幫忙調動的話。

張山心裏明白,朱大傘沒說,並不是不同意他出麵去做工作。

劉木木對朱大傘離開縣政府崗位的打算,在北山沒有表態的原因,主要是朱大傘不接受肖衝送的銀行卡,叫他還給肖衝,使他一時沒有摸清朱大傘提出調動工作的用意有關。現在通過和肖衝的接觸,劉木木知道朱大傘想離開副縣長崗位,與肖衝送銀行卡沒有什麼關係,純粹就是因為舊堡鎮樓房垮塌的緣故和掛職幹部的身份問題。因此,他覺的有必要和小羅通氣商量一下。不過劉木木從心裏來講,還是舍不得讓朱大傘離開副縣長的崗位。按照他以前和小羅策劃的計劃,要把朱大傘扶持到縣長的位置上,再找機會到省城尋找更高崗位。就這麼離開有點前功盡棄的感覺。畢竟看在朱大傘的仕途,他和羅總才連續兩次捐款的。

實際上朱大傘在副縣長的崗位上,雖然有舊堡鎮樓房垮塌事故的影響,不過由於河灘排水渠工程的修建,又為他帶來了不少讚譽,也引起了省市領導的重視。小羅的嶽父也多次向有關部門推薦他的這位前秘書。當然,朱大傘對關於他進步的一些運作並不清楚,劉木木和羅總也沒有告訴他們的所作所為。朱大傘產生離開副縣長崗位的想法,最早和爺爺朱義說過,當時他在樓房垮塌責任人的處理上非常苦惱。爺爺開導說:“事在人為,啥工作都不能太過火,特別是在人的處理上,要掌握分寸,不能超過了度。否則就容易出現你想不到的麻煩。劉木木是你姐夫,肖衝是你父親的故交,兩人都有扯不清的經濟聯係。所以,好事都不可能讓一個人全占了,壞事也不可能讓一個人全擔了。”爺爺還說:“你必須兩頭都要顧及到。擔責的人不損利,損利的人不擔責。”

爺爺說的話,朱大傘聽進去了。因此,樓房垮塌事故處理結果,雖然一些過去和肖衝來往密切的人有意見,不過符合大多數人的預期,也沒有出現其它情況。現在提出走人,也與自己是掛職幹部有關係,你總不能搶了別人的飯碗,堵了別人進步的通路。不然的話,一些本來就不服氣的人他會生出其它想法,逼你離開。與其讓人家逼走,不如自己主動離開。朱大傘想到這些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張山從朱大傘的辦公室出來後,自己也在家思考了幾天。他覺得朱大傘離開是對的,畢竟縣政府這個平台競爭太激烈,特別是長期在當地工作的幹部,在縣政府討個一官半職,就是他們一生的追求夢想。而朱大傘是從省城掛職下來的人,到縣政府就是鍍金。現在河灘排水渠建設工程已經完工,也就是說成績有了,鍍的金成色不錯。你不走,這不是明顯的要和別人搶位子嗎?而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也會有危機感。張山想到這些問題後,他便給劉木木打電話,約在省城木木餐廳見麵,不過沒有說什麼事情。

在木木餐廳,張山首先見到的是牛大偉和老馬。他把來省城約劉木木談朱大傘調動的事,先征求了二人的意見。牛大偉在縣供銷社當過多年主任,知道官場的種種潛規則,對朱大傘調動工作持支持態度。不過他說,最好是以提拔的方式調離。

老馬退休多年,現在年齡大了,他倒沒有什麼主意。隻是說:他離開縣政府,老長官一家是不是也要考慮搬到省城呢?

三人說著話,劉木木進了餐廳大堂。於是牛大偉就招呼張山、木木一起來到包間,邊喝茶,邊商量朱大傘的工作調動。

張山把朱大傘目前麵臨的競爭壓力,分析給在座的三人,一再強調說:“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來。大傘完成了河灘排水渠工程,有些幹部就生出眼紅病。實際上拿舊堡鎮樓房垮塌事件說事,就是一種借口罷了,一把手說了,朱大傘他們研究的處理結果,是從全縣招商引資的角度考慮問題的,是按照他的意圖行事。但個別幹部仍然咬著不肯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