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清燉》(三十四)(1 / 3)

《清燉》125

朱大傘調動工作的打算,引起一夥人的關注。不過羅總認為這樣不好,即便是張山、牛大偉、劉木木和馬師傅這幾個關係密切的人知道,他也認為範圍擴大了。他對劉木木說:“不論做什麼事情,必須是默默無聞,先做後說,甚至是做了也不說。比如請領導吃飯,我就沒有喊你過來做陪,就我和他兩個人,這樣說話放得開。不然的話,領導就會有所顧忌。”

劉木木理解羅總說話的意思。就開門見山的說:“現在朱大傘已經打定主意要離開縣政府,他和我談了以後,思考了一段時間,沒有和你通氣。不過,我知道你和嶽父在朱大傘身上花的心思,肯定不會讓朱大傘走下坡路。現在我手裏有一張銀行卡,你拿上看那些方麵能用的到,怎麼使喚你看著辦吧。”說完,把銀行卡塞到小羅的口袋。

羅總也沒有推辭,他兩人在商場上摸爬滾打的多年,都形成了一定的默契,也知道官場裏的一些路路道道。

俗話說:“有錢使得鬼推磨”。時間不長,就在省城召開“兩會”過了沒幾天,一道組織部門關於朱大傘的調令,到了縣主要領導的手中。朱大傘參加了縣政府的歡送會,就直接拉上鋪蓋,給誰都沒有打招呼,晚上便回了北山家。

當他邁進熟悉的院子大門,見爺爺、奶奶和老媽吃飯的夥房屋裏還亮著燈。寂靜的夜晚,除了院子裏來回跑動的幾隻羔羊,“咩、咩”的叫聲外,再就是不知誰家看門狗的狂叫聲。朱大傘隔著玻璃窗,看見爺爺和奶奶坐在炕上,媽戴著圍裙在鍋台上涮碗筷。三個人的頭發都白的如雪一樣。朱大傘的眼睛模糊了,日月不饒人。

他叫了一聲:“媽,我回來了。”

聽到兒子的喊聲,秀珍停著手裏的活,急忙接過朱大傘手裏提的鋪蓋和挎包,問道:“你吃飯了沒?”

“吃過了,爺爺、奶奶,你看我給你們帶啥東西了?”朱大傘回答著,便從挎包裏掏出一塑料袋各種水果,有紅的,有黃的,還有綠的。有大有小。

朱大傘說:“這是台灣產的水果,不是我們北方的品種,都是熟軟的,你們嚐一嚐,看好吃不?”

朱義接過水果,仔細的端詳了一番。說道:“台灣離我們北山好幾千裏路,連水果都能運過來,還這麼新鮮。”

“爺爺你不知道,這些水果都是坐飛機過來的,先到廣州,然後再到咱們省城,幾個小時我們就吃上了。”朱大傘給爺爺、奶奶和老媽解釋說。

“你回來,怎麼還帶著鋪蓋呢?”秀珍不解地問兒子。

“媽,我調回省城了,這回咱們一家人都搬到省城住,一家老小也好照顧。你年齡也大了,還要伺候爺爺奶奶太辛苦了。”朱大傘安慰三位老人說。

朱義問:“你調動到省城啥單位了?”

“還沒有安排,先到省機關報到,學習一段時間後再安排。”朱大傘回答說。

劉木木已經提前知道朱大傘的調令。不過他沒有通知朱大傘,而是先和老馬商量了爺爺、奶奶和嶽母秀珍在省城的住處。

老馬說:“老長官年齡大了,最好把一樓的房子騰出來,讓秀珍和爺爺、奶奶一起住,一是離木木餐廳也近;二是你媽閑著也可以過去幫忙照顧。你看這樣安排行不行?”話音剛落,在一邊的晴兒馬上說:“馬爸爸的安排合適,就這樣,沒有不妥。”

劉木木見晴兒已經同意,就順水推舟說:“就按馬爸爸說的辦,你明天就通知牛主任安排收拾房子吧。”

朱大傘離開縣政府不久,張山、老陳、薑丹和老薑也知道了他工作調動的事情。都打電話,約請他一起吃飯送行。誰知,朱大傘說,我已經離開了縣城,回到了北山。

於是,張山開車拉著老陳,在第二天下午也來到了北山。不過,薑丹比張山來的早,已經和劉木木的舅舅王會計,一起幫朱大傘把北山的家什裝上了大卡車。

朱大傘就在北山木木清燉羊肉館,準備了一桌飯菜,答謝張山、老陳、王會計和薑丹找來的大卡車司機。

吃過晚飯,趁太陽還沒有落山,薑丹就跟著大卡車,拉著一家人的鋪蓋和生活用品來省城。

朱大傘送走張山和老陳,就開車拉著爺爺、奶奶和老媽,隨後也來到省城。

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北山,爺爺、奶奶和秀珍非常不舍。不過年齡不饒人,眼看伺候爺爺,奶奶的兒媳秀珍,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老倆口也是於心不忍。再加上朱大傘調動到省城工作,來回跑也不現實。於是一經朱大傘提議,三位老人就忍痛離開北山老房子,搬到省城劉木木安排的樓房。

來到省城,住在一樓房間,戴芬雨帶著孩子來往也非常方便。

朱義對朱大傘說:“安頓下來,就叫戴芬雨下班回來吃飯,把孩子就放在家裏,有你媽看著也沒有啥事。”

朱大傘知道一家人安安穩穩的住到一起,這是爺爺、奶奶,還有老媽期盼的日子。再說了,自己的房子也在這個小區,每天都能看到爺爺、奶奶和老媽,也是盡一份孝心的期盼。畢竟朱大傘也快四十的人了,年小的時候,爺爺和父親就期盼著,能給家裏遮風擋雨。現在工作安定下來,守住一家人,四世同堂,其樂融融地過日子,朱大傘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

老馬和王玉春見爺爺、奶奶都住安定了,幾乎天天從餐廳出來,到家裏陪老長官抽一支煙,喝一壺茶,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

老馬把煙給朱義點上,看著滿臉布滿皺紋,佝僂著腰的朱義,說道:“那時候你是長官,個頭不高,可是腰板兒挺立,走路都帶風呢。你看現在,腰都立不起來了,不服老不行啊。”

朱義雖然快九十的人了,腦子一點不糊塗,就是有點耳朵背,不過說的聲音大還是聽的見。他聽老馬回憶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接著話茬道:“你年輕的時候,也是血氣方剛。大冬天喝酒醉在王玉春的家門口,要不是木木的爹劉林發現,你就沒有現在這麼一趟子事了,人都是命。”

老長官的話,讓一旁喝茶的王玉春,心裏一陣發酸。

秀珍見狀,就趕緊打岔道:“爹,你喝茶,少說幾句從前的話。你看現在一家老小都沾了木木的光。”

劉木木給朱大傘打電話,說晚上張山和老陳從縣城過來,一起吃飯,還說肖衝和薑丹也參加。朱大傘問,怎麼沒有請羅總。劉木木說,羅總陪他嶽父去深圳了,住在二伯馬長順的別墅裏。二伯這些年在美國女兒那裏,別墅一直雇人看管,正好羅總帶嶽父一家人去玩,可以長住一段時間。

晚上,在木木餐廳,劉木木拿出了珍藏版的西夏貢酒,讓朱大傘、張山、老陳、肖衝和薑丹放開喝,還自己下廚,把從馬爸爸那裏學來的清燉羊肉手藝,給大夥露了一手。

吃過清燉羊肉,張山說,還是不如馬師傅做的地道入味。

朱大傘深情回憶地說:“最忘不掉小時候吃的第一碗清燉羊肉,那是和爺爺一起去公社找爸爸。天黑了,在公社的大榆樹下,月亮就像一個盛菜的大盤子掛在天上,寒氣漸漸襲來,我龜縮在爺爺的老羊皮襖中,大半天沒有吃一口飯,肚子餓的“咕咕”直喚。聞到一股濃濃的清燉羊肉香味飄了過來,我不停的吞咽著口水,呼吸著肉香味道。爸爸沒有回來,爺爺去公社食堂找人給爸爸捎話。當時爺爺還不認識馬伯伯,待馬伯伯認出來爺爺就是他的老長官後,激動的給爺爺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又端出自己都舍不的吃的了兩碗清燉羊肉。那個味道我至今都記得真真切切。”

朱大傘的一席回憶,讓整個熱鬧的氣氛變的默默無聲。

劉木木為了活躍氣氛,就讓朱大傘說一些高興的事。於是朱大傘從回憶中快速的回到現實,他微笑的告訴大家說:“今天組織部門的領導找我談話,安排到省委政策研究室任處長。”說完,在座的各位都和朱大傘碰了一杯酒,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