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麻辣菜肴的幕後功臣(1 / 1)

川菜自古以來就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巴山蜀水既有山珍野味、魚蝦蟹鱉,又有四季不斷的新鮮蔬菜、各種筍菌,還有品種繁多、質地優良的種植調味料和釀製調味料。其實食材都是配角,麻辣的主角是調料。正是以下的調味料,為川式烹飪提供了變化味型的良好物質基礎。

【辣椒油】

由辣椒粉、整花椒少許、植物油等燙製而成,是許多正宗川菜必備的一味調料。辣椒油能解膩除腥,還能刺激胃液分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用來做家常涼拌菜、做蘸料、拌麵也十分美味。

做法:辣椒粉、整花椒放在耐高溫的容器中,將植物油燒至冒熱煙狀關火,待油溫降至四成熱時,取其一半油緩緩倒入容器中攪拌。待餘下的油涼至三成熱時,再倒入容器中攪勻晾冷即可。油量以把辣椒粉全部淹沒為準。這就是正宗的四川辣椒油。

【紅油】

紅油其實就是辣椒油,準確講:拌菜時,隻用辣椒油,不用油下麵幹的辣椒末。

【蠔油】

由在加工牡蠣時煮剩下的湯,經濃縮後煉製而成。蠔油用途非常廣泛,烹製蔬菜、肉類、禽類、水產類等食物時,無論炒菜、燉肉、醃菜、煮麵、蘸食,均可用蠔油來佐味,風味相當獨特。值得一提的是,蠔油不僅能使菜肴更加可口,還能進一步提高其營養價值,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市麵上可以看到的蠔油,一般使用玻璃瓶包裝。

【蝦油】

以新鮮的蝦為原料,經醃漬、發酵、熬煉而成的調料,市麵上分別可以買到玻璃瓶、塑料瓶以及袋裝的。蝦油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鹹而不澀、鮮而不淡,可以作蘸料、拌涼菜,還適用於炒、燒、燴、炸、溜等菜肴。蝦油以色澤暗紅、透明、無雜質、香味濃為上等品。

【香油】

由被稱為“油料作物皇後”的芝麻烘焙炒製而來的“植物油脂國王”的香油起源於我國。適合為涼拌菜、湯羹菜、湯鹵菜等增香,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人們喜歡香油的味道,像拌黃瓜、木須湯、餛飩、餃子蘸汁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另外,香油不但對口腔潰瘍、牙周炎、喉嚨發炎等症狀有顯著的改善功效,還可以起到很好的潤腸作用。

【味精】

四川人的生活中幾乎少不了它,無論做湯、涼拌、醃漬、吃麵、火鍋、吃海鮮都有味精的芳蹤。味精又名味素,是一種食品增鮮劑,更是家庭常備的調味料。最初的味精從海藻中提取出來,現在的味精均為工業合成品,你在全國各地都能買到它。使用味精用量不宜過大,一般人每天攝入的量不應超過6克。烹飪菜肴時,務必最後再添加味精,以免味精因過熟而產生毒素。

【豆瓣醬】

是用胡豆、鮮辣椒、麵粉等食材發酵而成的調味品,有較重的辣味,卻樸實而香醇。用它來爆炒、紅燒、清蒸或燉煮的家常菜,不僅色、香、味俱全,還顯得格外正宗。

【豆豉】

豆豉源於我國,為常用的傳統發酵食品。適用於炒青菜、煨豆腐、燒肉、燜魚,愈煮愈香,且營養豐富。現在市麵上有許多以豆豉為主料,配以其他調料製成的花色豆豉調料,如豆豉、辣椒、蒜、野山椒、香油等調配而成的蒜香豆豉辣椒醬,既可用於烹飪,也可拌入麵或米飯裏直接食用。

【泡椒】

川菜中特有的調料。色澤紅亮、辣中帶酸、香氣十足。泡椒鳳爪、泡椒牛蛙等菜少了它味道就不對,鮮醇濃厚的口感,令人難以忘懷。泡椒是種百搭調料,隻要加點創意,還能發展出更多烹法。

【醪糟】

醇香清甜的醪糟,是一種補氣活血的甜酒,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醪糟與川菜的關係之密切,僅僅排在花椒與幹辣椒之後,位列三甲。夏季吃醪糟做的菜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花椒】

有人說它是“川菜之魂”,無論紅燒、鹵製、涼拌、泡菜,其間最重要的調料就是花椒。花椒位列“十三香”之首,可以去除肉類的腥氣,從而改變菜品的味型。

【青花椒】

若調料中也存在流行元素,那麼青花椒就是當紅小生了。青花椒香氣誘人,剔透碧綠、清香純麻,賣相極好,隻是較難保存。一煮起來,青花椒有一股猶如青檸、茉莉般的香,實為燒菜的首選。

【蓽拔】

為蓽拔胡椒科植物,味辛辣,有特異香氣,可去除異味,具增香味,增進食欲的作用。可單獨使用、整用、碎用、加工成粉狀使用。蓽拔的香味可減少油膩味,抑製生物生長,延長肉品的存放時間。常用於燒、烤、燴、鹵的烹調方法,也可用於醃、扒、燜、蒸、炸、煎等多種烹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