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淺談道教 第二節 道士也革命(1 / 2)

這是講出家人的故事。講述出家人隱秘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絕大多數的人們所不熟悉的一個社會領域。

文學寫作的手法與史學不大一樣,從來有實寫,也有虛寫。閑扯些道教故事能讓一小部分人善心萌起,對華夏文明的傳統信仰也有了興趣。畏天命、畏鬼神,實際上就是敬畏人類的良心和良知,啟迪人們逐漸回歸到人類靈魂中的善良本性,這也是做功德呢。

在人們由來已久的宗教常識中,道教的全真弟子是出家修行的,不得食葷,也不得婚娶嫁配,正一弟子則要隨便一些,可在家修行,飲食上也沒有大的禁忌,可結婚傳宗接代。

所以,中國南北的正一弟子大都是家族傳續,延脈至今,數目不菲,而全真弟子全憑師徒傳續,一代羽化,便少了一代,又要從頭開始,重新接續。

正是因為沒有家庭傳續,進入到全真弟子的門庭全憑機緣,而沒有家長教化,這也是全真弟子不利的地方,若是不幸趕上師傅呆萎,徒弟愚鈍,這一支全真傳脈便中斷了。這也是中國的全真弟子遠遠要少於正一弟子的主要原因。

全真弟子都是出家弟子嗎?其實不然,在京城,在東北,其實社會上還存在著不少在家修行的全真弟子,或稱為“俗家弟子”。

由於曆史所造成的各種原因,當然主要還是環境的原因,一些全真弟子還俗回家。從當初的出世現在又入世。回到了社會之中。雖然自己成家立業、傳宗接代了,但是在道觀裏長期形成的全真理念並沒有失去,在家中依然供奉三清,修煉長生之道,甚至私下裏招徒傳續,形成全真的支脈。

一旦社會上不管南北、或是城市鄉間,出現群眾自發籌建的道教小觀,這些全真支脈就會出麵執掌道觀的宗教領導權。使這個道觀成為師徒傳續的全真道觀。

原本出家修行的全真道教,現在像佛教一樣,開始征收俗家弟子,這可是如今全真道教的一大變革。武漢長春觀住持吳誠真大師自己一個人收的俗家弟子,迄今就超過萬人。

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國人湧向宗教,是因為“迷信”嗎?不是,主要是國人對目前的社會現實和生存現狀感到失望,而宗教圈是迄今為止最幹淨的地方。

你要問這些宗教出家人的最重要特征是什麼?就是不貪。任何物質利益的東西都不去爭,所謂“君子之道,為而不爭。”

這也是許多世俗人最不能理解。也最無法接受的地方。真假出家人不在於他的外觀。剃個光頭,穿身僧袍。任何人都辦得到。可要他“不貪”,就難了。這也是識別真假出家人的最直接方法或唯一的標準。

大家也能看到,如今許多人在宗教圈裏棲身,他(她)並不是一定篤信這門宗教,而隻是想找一個相對幹淨許多的地方。就像魚。有些魚可以在環境汙染很厲害的水裏生活,有些魚就不行,在被汙染的水質裏無法生存。或者在汙水裏死亡,或者去尋找相對幹淨的水源生存。

好了,不能講太多了。請諸位靜下心來,少安毋躁,且聽俺為你講幾個圍繞著道教發生的小故事。

白雲觀是一個在全國各地都久聞盛名的全真大道宮觀,全真龍門派的祖庭,坐落在當時北京城西的真武廟一帶,建於元代,清初時龍門中興,白雲觀一度達到鼎盛,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的那年,白雲觀還有出家道士約二百多人,彙集了十幾個全真道各個教派的傳人。

白雲觀內曆代留下的文化至寶數不勝數,每年社會各界賢達的捐助及香火錢也不在少數,按道理說,宮觀自養,解決這二百多人的吃飯問題本不是什麼難事,但45年把持白雲觀的住持和監院卻不是好人,他們自己大吃大喝,花天酒地,早已不受全真出家齋戒的限製,而且還在外麵半公開的包養了幾個情人。

下層道眾則是早晚鹹菜稀粥,僅在中午才能吃上一點幹的。對於年老的和看不上眼的道眾,住持和監院狼狽為奸,幹脆捏造個罪名趕將出去,哪管你的死與活。聽起來,這哪裏還是個清靜修為的道觀呢,簡直是個惡霸做主的地盤嗎!

m主席說過:“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和鬥爭。”於是十幾個有反抗精神的道眾在底下秘密串聯,先是合夥向政府有關部門上告住持和監院的無恥不法行為,用今天改革開放時期的話來說,就是“聚眾上訪”。

當然,無論在什麼時候,不管是在六十多年前還是六十多年後,上訪也不會得到政府及有關司法部門的鼓勵和支持的。上訪沒有結果,反而給自己帶來不可預料的嚴重後果,他們麵臨著被掌權的住持和監院徹底趕走的危險,一旦被稱的趕走,下了崗,原來部部門的一切就同他們沒有任何的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