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川就對肖團長說,你不知道吧?你別的人可以介紹,這個偵察連的指導員王棟,是絕對不用介紹的,他是從分區機關出來的,過去是分區政治部幹事科培養的幾個青年幹事之一。他們的科長是潘永堤,最初39年、40年,帶著王棟的人,是當時在政治部幫助工作的鄭秀煜。
每當組織科科長黃連秋下部隊檢查工作,鄭秀煜身邊總會跟著一個歡蹦亂跳手腳閑不住的年輕人,就是王棟。40年底一團領導班子改組,鄭秀煜去了一團,聽說王棟也跟著去了,說是鍛煉一下,在一團當幹事。想不到在三團這裏碰上了。
因為好動,好動身子,也好動腦子,黃壽發參謀長叫他‘猴子’,說他是孫猴子轉世。所以王棟的外號‘猴子’跟組織科科長黃連秋的外號‘矮子’一樣,沒有幾個人不知道的。
在一分區機關,隻要王棟這小子一來,楊浩他們那條炕上絕對要擠上睡三個人。他們一聊起來就是半宿,不睡覺。管理科科長曹淩衝著他們的屋子大喊:“楊浩,哪有那麼多話可聊?你們耗燈油呢?把燈掐了,有話明天說不行嗎?”所以,你團部的這頓午飯就免了吧?我們到偵察連去,王棟這個人,對我們沒的說,他一定會好好招待我們的。
肖應棠一聽,哈哈大笑:“李科長說得一點不差。王棟帶著偵察員,進滿城、保定也不止一次兩次了。摸個把鬼子偽軍的倉庫回來改善生活,對他來說跟兒戲一樣,容易得很。既然你們都熟悉,我就不陪著了。慈家台村東那幾座房子就是偵察連的地方。”
果然,到了三團的偵察連連部,一見楊浩他們的到來,王棟喜歡的跟什麼似的,吩咐司務長,把偵察連連部的小倉庫打開。有什麼好吃的盡管搬出來。邊吃邊聊。
邊吃著飯,王棟問楊浩:“你那位炕友李振軍,我最近去周莊,到了你的住處,好像沒看見哪?”李青川知道的清楚,搶著回答:“他們二分校一大隊整個都到了冀中,幫助冀中軍區培養幹部,搞了個‘抗三團’,聽說紅火著呢。”
楊浩也補充說:“李振軍走的那天很匆忙,他一回來就跳上炕打背包。邊打背包邊說。二分校在冀中軍區成立的抗三團。二分校要撤走,確定由在狼牙山的二分校一大隊來接管這個抗三團。一大隊的幹部學員們聽說要開赴去冀中,與抗三團合並,都高興的不得了。因為在狼牙山吃黑豆、玉米核。到了冀中就可以頓頓吃白麵饃、烙餅、麵條,在狼牙山做夢都吃不到的好東西。”
說得也是,咱們山區最好的吃食,就是小米麵了。白麵?想都別想。可到冀中不全是好事,光為了能吃飽飯去的?還很紅火?就不知道凶險就要到來?
王棟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說:“前幾天我帶幾個偵察員去保定,沿途看見鬼子的各據點都在增兵。保定火車站,鬼子的軍用物資一車車拉來,就堆在車站的倉庫,不再運走。這說明什麼?鬼子屯兵屯集物資。說明一場大規模的掃蕩就要來了。”
回來跟肖團長一說,肖團長立即給楊司令搖了電話,說完後還要王棟去周莊向楊司令當麵彙報。彙報時,楊司令把分區偵察情報科的偵察股長韋統泰也叫來了,要韋統泰派分區偵察科的便衣偵察員再去核實一下。以便向晉察冀軍區報告。
王棟彙報完後去找楊浩,房東大娘很有意思,說李幹事去冀中吃白麵饃去了,楊參謀上山吃黑豆去了。一個都不在。一琢磨,缺糧缺的,房東也是餓糊塗了,句句話都離不開吃。”
調查組那一次跟偵察連戰士們的談話收獲很大,王棟事先對他倆說過:“我這個偵察連,一個個都是從連隊裏抽上來的老兵油子,37年參軍的老兵還有不少,資格比我都老。他們可代表不了戰鬥連隊的具體情況,聽完,打個折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