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焦慮的是,上級黨組織的指示不能及時傳達到北平,而北平黨組織的情況也不能及時彙報到城工委。
而保定的地理環境與上述兩條交通線明顯不同。
首先,保定離晉察冀根據地比較近,這中間隻在滿城有一條敵人的封鎖線,進出方便。滿城縣境大部分是平原遊擊區,西部是邊緣山區,一過滿城縣城就比較安全了。接著往山裏走,
進去就是晉察冀根據地的腹地。
其次,保定是比較大型的城市,是偽河北省省會所在地,來往人員多,城鄉聯係多,當時城裏人和農村人穿的服裝不一樣,城裏人到一般小縣城很是惹眼,而到保定這樣的大城市則不然。保定日常生活用品很多,農產品城鄉交易比較活躍,小商小販和進城買東西的農民很多。北平、天津來的人,來到保定並不惹人注目。
臨近的山裏養蜂養羊,出蜂蜜,出羊皮、羊肉,出柿子、核桃、大棗等山貨,都需要運進保定進行交易,鄉下需要的日用品也得從保定買回去。城鄉貿易帶動城鄉人口的對流。我們這些人混在來往的客商、小販和農民之中並不顯眼。
當時說,交通線是我黨的血脈,血脈不通,工作很難做。有了交通線,血脈就活了。
最早是通過晉察冀第一分區地委書記王國權、組織部長牛樹才的介紹,在滿城縣委駐地東趙莊設立了交通站。這個交通站也是張大中和張一峰工作和住宿的地方,是秘密交通線的樞紐。
有了交通站,還要建立若幹個秘密聯絡站,這樣才能以點連線,構成一條秘密交通線。
滿城縣縣委書記石金奎是本縣郤莊人,他足智多謀。而且對當地情況了如指掌。人送綽號“濟公”。經石金奎介紹。確定把秘密聯絡站建立在保定近郊的蠻子營村。我們在當地第五區區委和村黨支部的幫助下,選定了秘密交通員,並以他們的家庭為秘密聯絡點。
蠻子營是個什麼地方呢?
從保定火車站一出站口就是四裏營,出四裏營就會看見在火車道邊上豎著個警察閣子,那是日偽警察的檢查口,下火車的第一關就是要通過這裏的檢查。然後往西三四裏地就到了水碾頭村。
過了水碾頭村是小車村,不進小車村村裏繞著從村邊過去,就到了蠻子營村。這一帶是遊擊區。蠻子營東距保定僅十四五裏。我們的人白天在保定下火車,一兩個小時就到了蠻子營。蠻子營一帶出產蔬菜、蓮藕、荸薺,那裏有一片一片的蓮花池塘。
晚上從蠻子營出發,向西經一溜莊子,就直接奔敵人的封鎖溝了。在秘密交通線開辟之初,突破封鎖線還是很艱難的,每次過溝都需要得到八路軍或地方武裝區小隊的配合。那時的晉察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和駐在滿城地區的第三團團長蕭應棠經常派部隊支援交通站。
一般多是隨著執行任務如運公糧的八路軍部隊一起過溝,在一批批知識分子和知名人士過溝時,第三團就派部隊包圍炮樓,由戰士架起機槍對兩邊的炮樓實行火力封鎖。交通站的武裝交通隊在中間帶領過往人員穿越封鎖溝。
那時敵人活動比較頻繁,如1941年秋天北平來的同誌在東趙莊等了一個多月才有機會隨八路軍跨出封鎖溝。又如1941年底。幾位同誌去邊區開會,從北平來到保定遊擊區,準備同地方武裝區小隊過溝。
不巧江城的敵人突然襲擊,區小隊同敵人打了一陣子各自撤退,北平來的人隻好分別返回蠻子營和辛莊,又等了七八天才隨八路軍跨過封鎖線回到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