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霸王卸甲 第四節 不革命成嗎!(1 / 1)

北方的冬日,天黑得早,楊棒子是傍擦黑的時候進的聚福班,泡個澡喝喝茶聽個琵芭曲,也還沒到一天裏聚福班最熱鬧的時候,這喊著要喝酒呢,隔窗外清脆的小鑼聲響了起來,一個小廝飛也似地跑了進來。

這小廝手裏拿的是一張燙金的帖子,紅玉姑娘接過來瞄了一眼,就遞給了楊棒子。

隨手翻開,一排排地寫的都是戲名和曲牌名,有京戲有折子戲,有鼓詞也有平調,反正你想聽什麼就有什麼,估計就是想聽要飯唱的蓮花落,也有。

楊棒子小的時候呢,村裏大戶紅白喜事或者是礦主年根了敬神,會請戲班子搭台唱幾出湘劇,平時見的比較多的花鼓戲,參軍以後看的就都是文明戲了,部隊上組織看的話劇了,舞台劇了之類的。

這正了八經地坐在堂子看戲,那可是做夢都沒做見過的場景。

這城裏一到夜裏八點呢就施行宵禁了,戲園子啥的也不讓開門售票,所以一些戲班子就和大一些的妓院茶樓啥的搞個聯合,借人家的場地混口飯吃,這宵禁歸宵禁,可對平康裏八條這得高檔妓院不當事的。

楊棒子心想客隨主便吧,就把帖子合上又遞了回來,說了句:“妹子想聽啥就點啥吧。”聚福班呢是晚上八點呢開一場大戲,一般都是請的名角呢挑梁,開場前呢一些不那麼出名的角呢就跑跑包間啥的,唱個串場。

紅玉點了一出昆曲的《夜奔》,又給大戲的名牌上劃了個圈。那意思一會還要聽大戲。

俺大小就愛看戲。這裏留點筆墨說說戲。怕是以後沒啥人再鑽到戲台子下去看那生旦淨末醜了,唉!

俗話說“男怕夜奔女怕思凡”,這裏的夜奔就指的是林衝山神廟殺了陸虞候等人後,大雪紛飛夜奔梁山的那一出。

《夜奔》和《思凡》分別是昆曲、京劇中武生和旦角最難演的戲。都是獨角戲,是大唱做功夫非常繁重,對演員壓台的功力也很有要求。

武生若要演好《夜奔》,非得理解透林衝那股人世悲涼,而且悲中依然顯示出的男子氣概。而且此戲被武生泰鬥楊小樓先生的表演演的是出神入化了。後世難有望其項背的。

這個武生呢分長靠武生和短打武生。長靠武生都身穿著靠,頭戴著盔,穿著厚底靴子,一般都是用長柄武器。這類武生,不但要求武功好,還要有大將的風度,有氣魄,工架要優美、穩重、端莊。

過去看戲,一看打旗的,翻著跟頭出了一堆的。就知道武將要出來了,那俺們這小孩子就嗷嗷地叫喚使勁地啪巴掌。

有些戲。不僅要求武功好,工架好,還要求表演細膩並有一定唱念的功夫。例如《長阪坡》、《借東風》、《回荊州》等劇中的趙雲,就是這樣的角色,不僅要有好的武功,還要把趙雲的大將風度,忠勇氣概表現出來。長靠武生戲很多,除去趙雲的戲以外,如

的高寵,《戰冀州》、《反西涼》、《戰渭南》等戲中的馬超。

尤其是小男孩,那都從小就喜歡曆史典故裏這些英武神勇的將軍的,做夢都想當這樣的人物也跨馬持槍上陣殺敵!

所以男孩子愛看武生,一多半也是衝那兵器和功夫去的。

因為演的是將官,所以武生穿長靠,(指背上插有四麵靠旗的服裝),頭上戴盔,足穿厚底靴子,使用長柄武器,如槍、戟、長刀等,例如《界牌關》中的羅通使用長槍,《古城會》的關羽使長刀等;但也有少數長靠武生使用雙錘、鞭等武器,如《火燒裴元慶》中的裴元慶就使用雙錘。

而和這些扮相大氣光亮的長靠武生比,短打武生著短裝,穿薄底靴,兼用長兵器和短兵器,大都表現步戰。表演上重矯捷﹑靈活。如京劇《大破銅網陣》中的白玉堂﹑《十字坡》中的武鬆。

戲台上要求身手矯健敏捷,內行的說法是要漂,率,脆,看起來幹淨利索,打起來漂亮,不拖泥帶水,俺小時候最愛看的是《三岔口》和《打店》裏的武鬆。

《夜奔》小的時候沒看到過,全本的《野豬林》倒是看過,等後來看到了昆曲的林衝夜奔了,才發現這單人的獨角戲可比全本的大戲有嚼頭多了!這出戲被列為大武生畢生要研練的壓底戲。

武生一出場,著黑箭衣,戴硬羅帽,按佩劍,走邊,吹腔,一氣嗬成!檀板三聲,唱念做打之間,林衝雪夜上梁山這就算開場了。

直唱到“良夜迢迢,良夜迢迢,投宿休將他門戶敲。”這一句時,半晌默不做言的楊棒子重重地拍了下大理石做的桌麵,大吼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