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傾聽生命的歌唱——成長之道(2)(3 / 3)

自我為什麼有如此受虐的特質?有幾點需要明白。

第一,我個人認為這種重複受虐的最潛在的動機其實是為了學習。大自然的動物有一種習性叫做“強迫性重複”,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有一隻兔子不小心在森林裏被獵人的夾子夾了一下而逃脫了,聰明的獵人隻需要在原來的地方再下一個夾子,準保沒一兩天,就能在那裏逮到原來那隻受過傷的免子。人類繼承了很多的動物性,其中也有類似的強迫性重複的心理趨向。為什麼?當然,前麵我們已經談過這是“自我”這個虛假的騙子要證明自己存在的一個方法。但是,我總是覺得,大自然的這個設計其實是有其用意的。更何況,自然界裏的動物並沒有什麼“自我”,隻有社會中的人類才會有。那麼這個設計的用意何在?我個人認為,這是所有物種進化的需要。因為,作為一個物種,隻有通過這種強迫性的驅力才能在一次次重複的失敗經驗中學到經驗,代價確實是要付的,而且可能是好多好多代的動物以生命換來的代價,但它卻可能帶來整個物種的基因躍遷,並讓它們在自然的優勝劣汰中存活下來。這樣看來,輪回是有其用意的。我讀到過不少談論前世今生的書,那些有機會經驗前世的人在談論人的輪回投胎都不約而同的談到了共同的一點,那就是,我們來到世界的這一生,是為了學習某些功課的。當然,在“自我”操控下的無明的靈魂,會讓這個“學習”的過程變得重複而漫長,很多的靈魂都要經過無數世的輪回才能開始有所醒悟。因此,從這點上來說,光有強迫性重複還是不夠的,量的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必須有一些質的飛躍才行,這也就是意識之光的重要。

第二,自我這個假相,作為頭腦的產物,它是一個集合了念頭、思想、情緒等一堆不實之物的一個虛假的認同。而頭腦最大的一個特性就是,極力想“完成”事情,它對“完成”的執著幾乎到了偏執狂的地步。女人們想想看,如果你在商場上看中了一件衣服而沒有買,那件衣服將會如何占據著你的頭腦,直到你把它買回家掛在自己的衣櫥裏為止。但是,頭腦的另一個特性又是極度的不活在當下,它極力的逃避著任何的經驗。我們總是不能好好的去經驗我們的食物,不能夠去經驗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生命中的愛人、朋友。我們從來沒有全然的活在每一個片刻,總是生活在半吊子的狀態,半心半意的活著。這種半吊子的生活,又再次會我們偏執的頭腦製造出更多要去“完成”的目標。因此,尋找“更多”變成了“完成”的一個替代性方案:更多的食物,更多的金錢,更多的認可,更多的性愛,等等,它以為隻要有了更多,它就算是真正的活過了。但是,看出來沒有,這是一個極度的惡性循環。如果不能全然的活在每一個當下,頭腦就會在每一個當下之後留下一大堆生活的殘渣和心理遺憾,以及對未來的種種“計劃”與向往,因為它相信,未來有可能比現在更好。而所謂“業力”的形成,就是無數世以來頭腦所積累下來的生活殘渣,一大堆要完成而未完成的事情。

第三,與頭腦想要完成的執著相對應的最大的一個悖論就是,它總是在抗拒真正的經驗。對痛苦的抗拒與逃避,是造成痛苦不斷持續的原因。雖然,頭腦這隻受虐狂的兔子一二再再而三的跑到坑洞的邊緣上去撩拔一下自己的傷口,但是,你讓它幹脆一頭紮進那個坑洞裏去,卻是萬萬不肯的。但是,隻有全然的經驗,才會讓你免於痛苦。真正懂得實相是怎麼回事的治療師,他會因為對實相的了悟,在處理個案時,不要虛假的解決方案,而是帶領當事人直接進入那個“痛苦”的經驗,而一旦你進入了那個“痛苦”的核心,你就會發現,在痛苦的背後,是一份寧靜、愛與喜悅。這樣的處理,比那些把你頭腦的兔子帶到坑洞邊上轉一圈,釋放一些情緒,流點眼淚的方式要來得深刻得多。是的,全然的進入那個經驗,讓想像中的老虎把你吞沒,你會發現,在那個穀底,頭腦的殘渣被燃燒殆盡了,一個深刻的完成被完成了。一次次的,全然的投身於你的生活中,讓經驗之箭刺穿你的痛苦之身,而你將不再需要千千萬萬世的回到那個輪回的業力當中。你不留殘渣的活在當下的能力,就像是一把利箭,斬斷了頭腦不斷輪回的鎖鏈,因此,頓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