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確認職場關係
職場是管理場,在管理當中,人和人之間是同級同事關係或上下級關係。搞不清楚這一點,你就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理落差,繼而做出不當行為。
小紅覺得自己是天下最冤的人,比竇娥還冤。
小紅曾經是電視台的美女加才女,她被一位著名媒體投資人看中,請去籌備一本都市期刊。小紅非常投入,把自己的很多朋友也拉來一起做。期刊上市了,經營慢慢步入正軌。有一天,小紅突然發現,她的一位好朋友——被她請來做編輯部主任的小T,竟然背著她和老板(投資人)密切接觸,而且說了很多有關她的壞話。老板則表示出一副公平競爭的態度:小紅很能幹,小T也很能幹,至於小T能否替代小紅,要看她們各自的表現。
小紅非常鬱悶,找朋友聊天。
朋友問她:“小T和你是什麼關係?”
小紅:“朋友啊。”
朋友:“現在呢?”
小紅:“同事啊。”
朋友:“如果以前不是朋友,是單純的同事,她想往上升以取代你,正常嗎?”
小紅:“嗯……正常。”
朋友:“同事關係,即工作關係,更準確地講,就是為了生存在一起共事的關係。並且,每個人其實都希望通過努力工作獲得更快的晉升,對吧?”
道理其實非常簡單,職場是管理場,在職場這個大“game”當中,人和人之間或者是同級關係,或者是上下級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大家公平競爭,都在力爭做到最好。
職場人際關係,也是按照價值鏈的方式串聯起來的,包括供應商、客戶、合作者、競爭者、可能的替代者、潛在的對手和同盟者等,這些人都是你的職場生意夥伴。職場中的人際關係會發生變化,今天的平級同事可能就是你明天的上司,今天的競爭對手可能是明天的客戶。所以,在職場人際關係的經營中,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與同事的關係;對各種人都要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態。
養成共贏思維,練就粘合力
在動物世界,即使凶殘的鱷魚也有合作夥伴。公元前450年,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來到埃及。在奧博斯城的鱷魚神廟,他發現,大理石水池中的鱷魚在飽食後常張著大嘴,任憑一種灰色的小鳥在它嘴裏啄食剔牙。
這位曆史學家非常驚訝,他在著作中寫道:“所有的鳥獸都避開凶殘的鱷魚,隻有這種小鳥卻能同鱷魚友好相處,鱷魚從不傷害這種小鳥,因為它需要小鳥的幫助。鱷魚離水上岸後,張開大嘴,讓這種小鳥飛到它的嘴裏去吃水蛭等小動物,這使鱷魚感到很舒服。”這種灰色的小鳥叫“燕千鳥”,又稱“鱷魚鳥”或“牙簽鳥”,它在鱷魚的“血盆大口”中尋覓水蛭、蒼蠅和食物殘屑。有時候,燕千鳥幹脆在鱷魚棲居地營巢,好像在為鱷魚站崗放哨,隻要一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會一哄而散,使鱷魚猛醒過來,做好準備。
小鳥和鱷魚相遇成就了一種意外的“和諧”;玫瑰與刺相遇,各自告別了俗豔與尖刻,成就了傲視群芳的鏗鏘之花;喬丹與皮蓬相遇,各自告別了獨角戲與狂傲腔,成就了曆史上的公牛神話;你與我在職場中相遇,就應該告別猜忌與功名,成就雙贏的和諧篇章,壘起更高的人生峰塔。如果落實到具體實踐中,應該如何做呢?
劉鍵畢業於一所名牌大學,幾年的市場實戰曆練,使他羽翼漸豐。經朋友介紹,他從廣州來到武漢,到某公司市場部就職。由於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大公司裏積累的工作經驗,大方開朗的他深得領導青睞。一次,公司在內部廣征市場拓展方案時,經理在分配任務時提醒:作為嚐試,劉鍵與幾名“後起之秀”,可以每人單獨完成一份,也可以合作完成一份。
憑借著在大公司工作的經驗,以及對市場行情的把握,劉鍵決定單挑。他花了整整一個星期時間,細斟慢酌,終於搞定了“大作”。報告上呈後,經理的評價出乎他的意料:“缺少了本土化的東西,操作性不強。不過,你的宏觀視野很開闊。”
之後,經理把幾名“後起之秀”叫到一起,讓他們分別揣摩彼此的方案。在經理的“撮合”下,他們將各自方案中的亮點進行了綜合提煉和重構,結果,新方案被老總評優,列為備選的最終方案之一。想著自己能與資深員工“並駕齊驅”,他們甭提多高興了。
事後,經理指出,他之所以給出提醒,就是想讓這幾名年輕人互相合作,取長補短。不料,他們竟然都選擇了單兵作戰。劉鍵總結這件“策劃否決案”時,感慨地說:“要想盡快成長,還是得注重協作和請教,否則,欲速則不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