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是世界聞名的成功企業家,他的經營哲學就是如此。他認為,隻有把職業當成自己畢生為之奮鬥的事業,用心做好每一天的事,日積月累,方能做出一番成就。
鬆下幸之助常說,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從內心把自己的職業當成事業。開始的時候他並沒有長遠的規劃。創業初期,一天的營業額僅一日元,後來又期盼一天有兩日元,達到兩日元後又渴望三日元。隻是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信念讓他一直堅持下去。
他在一次演講中曾提到,每逢遇到難題,他都會問自己,是否在全力對待這項工作。當他感到非常煩惱時,就會調整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全力向困難挑戰。有了解決困難的勇氣,困難便不再是困難了。
工作是幹出來的。它為我們建造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台。隻有刻苦努力,長期堅持,把自己的職業當成事業,珍視每一天的每一件工作,才會使自己的氣場不斷增強,長此以往,終將成就偉大的事業。所以,隻有你真正地把工作當成事業,以此不斷激勵自己刻苦實幹,才有可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像風火輪一樣爆發十足執行動力
在職場海洋中,能有自己的職業目標是幸運的,能有自己的職業規劃是令人羨慕的,可是如果沒有出色的執行力就是悲哀的。因為沒有轉化為實際行動的能力都不能成為真正為我所用的能量。
巴德森是美國橄欖球運動史上一位偉大的橄欖球隊教練。他對執行力有著異常有深度的理解。
巴德森告訴他的隊員,他們的唯一目標就是勝利,而且非勝不可。正是有了這種堅強的意誌和頑強的信心,隊員們才擁有了有效的執行力。
在比賽中,他們的腦海裏除了勝利還是勝利。對他們而言,勝利就是目標,勝利就是一切。他們為了目標,不抱怨,不畏懼,不退縮,不拋棄,不放棄。正是這種近乎完美的執行精神,才使他們成為所有渴望在工作中有所成就的人的榜樣。
他們跟作風強悍的德國足球隊有一拚。德國足球隊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點卻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德國隊隊員在貫徹教練的意圖、完成自己位置所擔負的任務方麵執行得非常好。即使在比分落後或全隊困難時也會一如既往地全力以赴。
職場中也是如此。無論是企業、團隊還是員工,如果沒有有效的執行力,就算有再多的創造力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績。那麼,我們該如何打造有效的執行力,引爆自己的職業能量呢?
在工作中,要盡量養成以下三個習慣:
首先,注重團隊協作。
我們的工作不是孤立的。要出色地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必然要依靠團隊協作。一個高效的執行者絕對不會單槍匹馬地闖蕩,他明白隻靠一個人的力量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他會協同團隊共同完成任務。
在執行的過程中,團隊精神主要包含4個方麵:
1.團隊自豪感
團隊自豪感是每位成員的一種成就感,這種感覺集合在一起,就凝聚成戰無不勝的戰鬥力。
2.同心同德
組織中的員工相互欣賞,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瞧不起,相互拆台。團隊成員之間應該善於發現和認同別人的優點,而不是突顯自己的重要性。
3.互幫互助
我們不僅要在別人尋求幫助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還要主動幫助同事。反過來講,我們也要坦誠地樂於接受別人的幫助。互惠原則是團體精神的重要支柱。
4.奉獻精神
組織成員願為組織或同事付出額外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