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做孩子的學海領航燈——助孩子小升初考出好成績(2)(2 / 3)

兒子好奇地看著他,爸爸接著說:“有一次,我的數學成績隻考了79分……可是,要知道,一次的考試不理想,是很正常的。誰能保證自己不失誤呢?隻要找到問題出在哪裏,下次注意就可以了。”

兒子本以為會挨爸爸的一頓痛罵,沒想到反而爸爸卻來安慰自己。兒子心情好了很多。

做家長的,要幫孩子樹立自信心,有時,即使是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理解的眼神、一聲親切的問候都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不要總拿孩子的學習同成績好的孩子的學習比

有些家長,喜歡拿孩子的成績和成績好的孩子的成績進行比較。這樣的比法,雖然有時也會對孩子產生激勵作用,但更多的時候,尤其是對成績暫時落後的孩子會產生極大的傷害。而且,孩子會越比越傷心,越比越泄氣,越比越覺得自己沒有希望。

周末,肖明和媽媽去舅舅家做客,吃飯的時候,舅媽問起了肖明的學習情況:“這次期中考試,怎麼樣?”媽媽神氣十足地說:“班裏第三,比上次進步了一名。”

聽了媽媽的話,舅媽看看自己的女兒說:“看看人家,你隻比表哥小兩歲,怎麼這麼不爭氣!”一聽媽媽又再說自己,表妹一扭頭便跑開了。

肖明跟著跑出來,說:“這些家長真是的,隻知道拿我們的成績作比較,真拿咱們當機器啊!”表妹說:“就是!真虛榮!”

小明說:“我今天本來是不想來的,我知道,你媽一定會問咱們的學習成績。這可是慣例啊!我真是太了解了。”表妹說:“是啊!他們就不能來點新鮮的!整天嘮叨這些,累不累啊!”

小明說:“不管他們!”表妹說:“我就故意不好好學,我就要讓他們生氣!”

從這兩個孩子的談話中,不難發現,對於父母的這種比較,他們是非常厭惡的。聰明的家長,會讓孩子和自己比,昨天和今天比;他們會相信孩子無限的潛力,永遠不會對孩子失望。

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交流,舍得表揚孩子

為了激勵起孩子的信心,要多抽一些時間與孩子一起活動和交流。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他是幸福的。還能夠讓孩子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關愛家長、老人和他人。

孩子們都喜歡表揚,因此,在孩子的學習上,哪怕有一點成績和進步,盡管這點成績在別人的眼裏不算什麼,但也要選好時機,找準孩子的渴望點,去盡情表揚、鼓勵和肯定。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要做一個細心的人,善於觀察和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要老抓住他的缺點不放。

當孩子有進步時要及時給他加油,當孩子考試失利時,要加倍地給予理解和關懷,重新點燃他的希望之火。

當孩子有不軌行為時,要及時引導和幫助,始終當好孩子的“引路人”和貼心人。

練習時間

一次成績不理想,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對於自暴自棄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讓他們愛上學習,爭取考出理想的成績。

分析問題,找出薄弱環節——教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許多孩子學習能力差,往往是因為他們本身存在著學習能力障礙問題。大多數家長並不完全了解孩子的實際情況,不知道采取科學的方法來排除這些障礙,反而更加限製孩子的娛樂時間,整天逼著孩子學習。結果呢?

孩子一看到書本就頭疼,一提到學習就心虛氣短。

孩子故意磨磨蹭蹭,甚至產生了厭學的不良情緒。

別看孩子一天到晚都坐在書桌前,實際上根本沒有學進去。

很多孩子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績總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學習效率太低。同樣的時間內,隻能掌握別人學到知識的一半,這樣怎麼能學好?通常說來,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往往不是那些學習最用功的學生,而是那些摸索出了一套最佳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高的學生。

提高學習效率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許多孩子學習成績不佳,往往起因於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效率不高往往由許多因素造成,比如:較低的學習興趣、不良的學習習慣、身體的疾病等。那麼,該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呢?

作息時間要合理,每天讓孩子保證8-10小時的睡眠。

有這樣一個孩子:

陳紅是個六年級的學生,她學習非常刻苦,每天不到12點,絕不會上床睡覺。她學習非常用功,即使是課餘的十分鍾,她也都充分利用了起來,大家給她取了個“學習機器”的外號。

陳紅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她幾乎不會放過任何看書的時間,包括吃飯、走路、上廁所等,甚至說夢話也在背英語單詞。然而,她的學習成績卻很一般。因此,許多同學私下裏嘲諷她說:“我要是學得像她那樣,還不如一頭撞死算了。”

陳紅的症結就在於學習效率不高,不會合理利用時間。麵對這樣的孩子,許多家長非常為難,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孩子已經很用功了,再抱怨孩子又於心不忍。

心理學告訴我們,不良的睡眠習慣對學習成績影響很大,也就是說,不是時間用得越多,學習成績就越好,也不是保證了8小時睡眠就是用好了時間。五、六年級的孩子生活在一個集體中,雖然每個人的生理特征是不相同的,但在學校都應該遵守統一的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起居習慣:

(1)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早上按時起床,按時出操,按時就餐,按時到教室學習。

(2)必須保證每天至少8小時或10小時的睡眠時間,不能為了學習而減少休息時間,誤了學習大事。

(3)在形成良好睡眠習慣之前,要對睡眠做出計劃安排,把睡眠時間分成中午和晚上兩段,一般中午安排1小時,晚上安排7小時,要嚴格執行睡眠計劃,直到睡眠習慣養成。

(4)晚上學習效率較高,但也要有度,千萬不能加班加點,影響第二天的學習與生活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告訴孩子: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

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要告訴孩子,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那麼,如何在學習中做到一心一意,不受到外界聲響的幹擾呢?

(1)有的家長在很多場合都說:我的孩子上課時精力不集中。有的孩子自己可能也這樣認為。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隻要有自信心,就可以提高注意力。

(2)有時候,教室裏的環境可能很安靜,周圍的同學都坐得很好,但是,在孩子的內心可能會出現一種騷動。要告訴孩子:對這些情緒活動,要善於將它們放下來,予以排除。

(3)要讓孩子從現在開始,集中一小時的精力。 比如,背誦80個英語單詞,看他能不能背誦下來……告誡孩子:一定要善於在短時間內一下把注意力集中,高效率地進行學習。

(4)當孩子在家中學習時,要將書桌上與學習內容無關的其他書籍、物品全部清走。在他的視野中,隻有現在要學習的科目。

讓孩子堅持體育鍛煉

參加體育鍛煉,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素質,發展基本的活動能力;還可以滿足孩子的心理和身體需要。身體是“學習”的本錢,即使學習再緊張,也不能忽視鍛煉。當孩子的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時,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

(1)培養孩子運動的興趣。五、六年級的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和素質發展的敏感期,可塑性很強,是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習慣的好時機。可是,要想養成愛好鍛煉的生活方式,首先就要形成運動的興趣,為此,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鼓勵孩子多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接受陽光照射。

經常帶孩子去公共場所觀看他人運動,感受運動給人帶來的活力,從中獲得熏陶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