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與孩子溝通談心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當家長的不要隻顧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否則,孩子會感到孤獨,他們會把自己封鎖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裏,而變得孤僻、不愛說話。隨著孩子的日漸成長,家長必須和孩子多談心,多交流,勤溝通。
在兒子一出生的時候,媽媽就用自己的言行向兒子灌輸著一種理念:在家裏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長幼之分,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在談心的時候解決。媽媽會很重視跟兒子的談心,在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她每天都會在睡覺前問問兒子幼兒園的情況,那時候他們的對話完全是平等的。
長大之後,媽媽會利用一起散步的時候,跟兒子聊天。有時候,兒子會跟他們談一些關於學校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事情,有時會談他目前的一些打算。在他們之間,很多話題都可以進行沒有障礙的溝通,兒子可以談他的觀點,即使是錯誤的,媽媽都要給他機會說出來。
在跟媽媽談心的時候,兒子也會把自己的苦惱說出來。有一次,兒子說:“班上,總是跟我競爭的那個同學,嫉妒心特強,而且還喜歡察言觀色,讓我感到很不爽。”媽媽就跟他說:“競爭是有好處的,但如果是惡性競爭就沒有必要了;別人嫉妒你,說明你優秀。可是,你不要去嫉妒別人,嫉妒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兒子聽了媽媽的話,心裏好受多了。
因為家裏有聊天談心的習慣,所以兒子什麼事情都願意跟爸爸媽媽說,包括跟女同學相處的時候那種欲說還休的感覺。媽媽認為,兒子的這個年紀跟女孩子交往是很正常的,正確的引導是最為重要的……
家長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哪怕隻是十分鍾,和孩子一塊坐下來,在良好的氣氛中好好談心。同時也了解一下孩子的需求或者是願望,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切記:不要板著臉,好像孩子欠你什麼似的,那樣會讓孩子對你產生畏懼感。
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
家是孩子成長階段的重要場所,給孩子的影響最為深刻。一個和睦、溫暖的家庭環境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思想和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因此,家長有責任,更有義務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溫暖的成長環境,這是家長給予孩子最基本的愛。
(1)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一個溫暖的家,對孩子來說太重要了。所以說,做家長的一定要珍惜夫妻之間的這份感情,這份感情,我們自己需要,孩子比我們更需要。孩子在愛中長大,自然心中有愛。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溫暖平和、充滿愛的家庭環境。家長千萬不要在孩子麵前吵架打架,更不要依自己情緒隨意地打罵孩子,因為孩子也有自尊心。
(2)給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其中還包括讓孩子在家這個環境裏能夠比較放鬆,比較自由。很多五、六年級的孩子都喜歡上網玩遊戲或聊天,可以說這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了。其實,網絡現在這麼普及,不讓孩子上網肯定是不行,但要一步不離地看管孩子上網,也不太現實:一則孩子會很反感,二則家長恐怕也沒有這樣的時間和精力。
那麼,如何引導他們正確使用網絡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有所幫助呢?
如果孩子在完成該做的事情以後利用閑暇時間玩玩遊戲、聽聽歌曲,是很正常的,即使孩子玩的時間稍微長一點,家長也應該理解。
如果孩子玩遊戲有點上癮,甚至已經上癮,這時,家長管教孩子的時候要講究方法,積極采用疏導的方式。
練習時間
你是不是覺得孩子和自己的距離很遠呢?有沒有感覺到,孩子已經漸漸遠離自己了呢?如果出現了這種跡象,那就趕快改善親子關係;如果還沒有出現,就多了解一些這方麵的知識,防微杜漸。
不要命令孩子——正確地建立家長的權威
在現實生活中,時常可以聽到年輕家長這樣抱怨:“我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有時還敢當眾頂撞我。”“這孩子沒大沒小的,動不動就對我們發脾氣。”諸如此類的話,仔細推敲起來,的確反映了當前一部分家庭在教養孩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之所以會出現,原因是多方麵的,但家長在孩子麵前缺乏威信是重要原因之一。
家長的威信,至少具有以下幾方麵特點:
威信如同家風一樣,是無形的精神上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難以量化。
在家長與孩子的共同生活中,威信是無處不有、無所不在的。家長對孩子所說的每一句話,所給予的每一條指令,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滲透著威信。
從家長的角度看,威信是一種威望和信譽;從孩子的角度看,威信是一種尊重和信從。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不可否認,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在孩子心目中擁有一定的威信是必不可少的:家長的威信是一種難以估量的潛在的教育力量,是家長對孩子有效地進行教育的條件。如果家長在孩子麵前沒有威信,毫無威望和信譽,孩子對家長沒有適當的尊敬、信任和聽從,那麼,合理的教育就無法實施,更談不上良好的教育效果了。
威信是家長運用恰當的教育方法,建立在與子女彼此尊重和熱愛的基礎上,是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產生的。有些家長運用錯誤的教育方法,想人為地樹立自己的威信,這樣,是得不到子女尊重的,也是不能長久的。
有了責任心,才能有威信
在孩子小的時候,孩子們會毫無例外地認為自己的家長是最有本事的、無所不知的,可是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他們開始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家長,發現家長身上的種種弱點。這個時候,要保持家長的威信,就不能單純依靠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而應該讓孩子看到你的社會角色,感覺你在社會上的“重要性”。
周曉鵬的爸爸是一名醫生,自從周曉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有一個視工作為生命的老爸,因為,他出生的時候,爸爸正在同一家醫院的手術室裏給病人做手術。
周曉鵬非常佩服自己的爸爸,因為,爸爸利用自己的手術刀,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爸爸對工作非常負責,隻要是病人有需要,即使爸爸已經睡下了,也要重新穿上衣服趕往醫院的手術室。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由於年齡小,周曉鵬對爸爸是有成見的。因為,爸爸既沒有陪他出去旅遊過,也沒有多餘的時間陪他寫作業,更不會像其他的爸爸那樣給他過生日。可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他徹底改變了對爸爸的看法。
小學五年級的一天,老師布置了一篇名為《爸爸的一天》的作文。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周曉鵬打算去爸爸的醫院看看,雖然爸爸不同意,可是拗不過,也就答應了。
周曉鵬來到醫院之後,爸爸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辦公室裏,自己則去忙工作了。周曉鵬環顧四周,看到牆上掛著很多的錦旗:“妙手回春!”“感謝救死扶傷的周××大夫!”……一看就知道是病人送給爸爸的。
這時候,幾個人湧進了辦公室,爸爸很快就趕了過來。原來,這是病人家屬,來感謝爸爸的。隻聽一位大個子說:“真是太謝謝你了!如果沒有你,我老婆的命就沒有了。那天,我衝動,打了你!真是對不起啊!”
原來,一個月前,醫院接收了一個車禍受傷的人,當時看到傷者傷勢嚴重,醫院建議轉院。可是,周曉鵬的爸爸看了之後,認為,傷者生命危在旦夕,根本就經不起折騰,否決了醫院的最終決定。這位家屬不了解情況,以為周曉鵬的爸爸是為了給醫院牟利,打了他。周曉鵬的爸爸非但沒有責備家屬,反而親自上手給傷者做手術!手術非常成功,一個月之後,傷者痊愈出院……
聽了大個子的話,周曉鵬頓時對爸爸產生一種無名的敬畏。從那以後,他對爸爸的工作便多了一份理解。
不管從事怎樣的職業,任何職業都有其美麗和尊嚴,家長都應該為之自豪。要多和孩子談談你的工作,或者在休息日帶孩子去你的單位看看。即使媽媽沒有職業,也應該積極參與到社會事務中。事實證明:一個整天圍著廚房轉的媽媽很難持久獲得孩子的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