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孩子的問題,家長的責任(3 / 3)

很多時候,孩子在某一方麵表現得不盡如人意,家長急於讓孩子改正,甚至不分場合、不分時間地點,這樣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

孩子可能會認為:家長不愛自己,從而產生自責心理。

如果孩子長期被指責、被否定,容易產生自卑、抵觸心理,有的孩子甚至還會破罐子破摔,以此報複家長。

如果家長真心愛孩子,最好三緘其口,盡量不要去譴責孩子,更不要在外人麵前宣揚孩子的缺點。當孩子將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的時候,家長要冷靜,要多想想孩子的優點,多跟孩子像朋友一樣溝通,想方設法幫助孩子分析缺點和不足,幫助其改正缺點。

研究表明:家長的信任、尊重和支持,不僅有利於孩子獲得自信,還會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感激家長,從而努力按照家長的期望去做。這樣,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提高了,家庭關係也會變得更加和諧。

有缺點的孩子,也是天使!麵對有缺點的孩子,家長不僅要安慰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更要注意發現和培養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幫助孩子揚起生活的風帆,創造人生的輝煌。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寬容孩子的缺點,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

避免錯誤的家教觀念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取得出色的成績。可是,有些家長的教育理念是錯誤的,采用的方法是有害的,不僅不能糾正孩子的缺點,反而還促成了孩子的不健康成長。錯誤的方法,隻能得到錯誤的結果!因此,每一位做家長的,都不要一廂情願,不講科學,采取錯誤的方法來教育孩子。有這樣一個例子:

星期六,吃過晚飯後,兵兵和爸爸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在看雙方都喜歡的小品節目。可是,當小品節目結束時,爸爸想看諜戰片《潛伏》,兵兵則想看動畫片,於是父子間的衝突開始了。

兵兵急忙跳下沙發,一把把遙控器搶在手裏,立即把頻道調到了他熟悉的頻道上。爸爸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兒子的挑戰,一伸手就從兒子手裏奪過了遙控器,隨即把頻道換到了體育頻道:“看什麼看,快去寫作業!”

看到爸爸調換了頻道,兵兵很生氣。爸爸看到兒子一個勁地大喊大叫,有點不耐煩了,便站起來,一邊打兵兵,一邊把他拉進了牆角,嘴裏還罵著:“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兵兵的媽媽也附和著說:“不聽話就該打!看他以後還聽不聽話!”

結果,從那以後,兵兵變得膽孝懦弱,再也不敢和爸爸搶著看電視了。

不可否認,兵兵之所以會變得膽孝懦弱,和家長的不正確教育觀念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如果家長能夠聽聽兒子的意見,能夠靜下心來和孩子多交流,孩子也就不可能出現後麵的結果了。這就告訴我們: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認為“棍棒出才子”的教育理念是錯誤的。這種做法,隻能使孩子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結果隻能是情況越來越差。

孩子總會漸漸長大的,特別是進入五、六年級的孩子,他們的逆反心理會越來越明顯,有些孩子會故意不聽話,有些孩子會與家長對著幹。這時候,不能簡單地將這種情況歸結為孩子的缺點。對此,家長究竟應該怎麼辦?強製服從,即使孩子表麵上屈服了,但他們的心裏是不服的。心裏壓抑久了,總有一天要爆發,到那時,一旦出了大問題,後悔的可能隻有家長自己。

孩子,生來就是不一樣的

每個孩子從出生,就是不一樣的。即使是雙胞胎的兄弟姐妹,也會表現出這樣那樣的不同。有些孩子的某些缺點可能就是他的個性所致,並不是他自己能夠控製的,對於這一點,家長一定要正確認識,千萬不能以“孩子不應該這樣”的想法來教育孩子。

如果家長隻知道,以大家的標準來判斷問題,這對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保持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隻有接受孩子的缺點,同情孩子的缺點,才能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糾正缺點。

不要直接攻擊孩子的缺點

有些孩子對自己的缺點認識得不是不清楚,隻不過他們不願意別人說得太清楚,所以家長不要直接攻擊孩子的缺點,那隻會引起他的反感。這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誰都一樣,如果是家長自己,也會這樣做。

每個人都喜歡聽讚揚的話,五、六年級的孩子也是如此。不要直接攻擊孩子的缺點,要多看他們的優點,比如:

在指出孩子缺點的時候,最好先讚揚他的優點,即使這些優點連你都不相信,隻要他相信就行了。

孩子有時候很粗心,你可以先誇他做事很果斷,然後再說他不夠細心。

如果孩子語文不好、數學不錯,你應該先誇他數學厲害,然後再對他的語文提出要求。

練習時間

十全十美的孩子是沒有的!每個孩子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該如何麵對這些缺點呢?仔細想想,或許你能想出更多的辦法。

孩子也有尊嚴——尊重孩子自己的需要

當孩子步入五、六年級時,由於身體發生了一係列變化,他們也就開始與自尊作鬥爭了。這些變化,以及渴望被人接受的欲望,會誘使孩子把自己和別人做比較。他們不僅會和身邊的人比,還會和電視、電影或雜誌裏的明星、名人進行對比。

但是,要想通過和別人比較來準確衡量自己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前青春期帶給孩子的變化是不盡相同的:

有些女孩對正在發育的身體感到尷尬,有些有時又希望自己快些發育。

女孩可能都非常渴望苗條的身材,但男孩就覺得太瘦看上去不夠強壯。

有些孩子很早就有變化,有些孩子卻很晚。

有些孩子會暫時發胖以得到快速發育,而有的孩子則會永久性肥胖。

有的孩子怎麼吃也吃不胖,仍舊是皮包骨。

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自我評價。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自我感覺良好會對一個人所做的事產生積極的影響。自尊心強的孩子,容易與人交朋友,自控能力也很好,而且很會享受生活。

調查顯示:小孩的自尊心最強,我國小孩中“最好麵兒”小孩自尊水平最高,小學高年級小孩自尊水平也很高。前青春期是個體自尊水平發展、變化最為劇烈的時期,也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因此,為了減少孩子的不健康心理,就要特別注意對五、六年級孩子自尊的維護和促進。

麵對五、六年級孩子的各種變化,家長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理解,理解他們的情緒和行為,同時,也要懂得一些教育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