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孩子的問題,家長的責任(2 / 3)

當孩子做出了一定的成績時,你是進行貶低呢?還是進行積極的鼓勵?選擇鼓勵吧,它會讓你的孩子更加相信自己!多給孩子一些讚美,孩子的成長才會健康!

“你和其他孩子是不同的”——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五、六年級的孩子正處於前青春期,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強製的、嚴厲的、簡單粗暴的家長作風式的教育,當然是不管用了。這樣做,隻能讓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或者說,是不能與孩子眼下的心理特征相匹配的。

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家長是孩子最親密的最可依戀的對象,可是,很多五、六年級的孩子卻不願回家,或故意拖延回家時間,有些孩子甚至還會離家出走……請想一想,孩子為什麼不願回家?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孩子們之所以不願意回家,一定也有自己的理由,比如:

有些孩子覺得家長太專製,不理解自己,回家沒意思。

有些孩子覺得家庭壓力太大,回家感到窒息,不想回家。

有些孩子追求獨立的個性,想離開家的羈絆,不再受爸爸媽媽的管束。

五、六年級的孩子,自主意識增強了,不僅希望獲得別人的尊重、理解和肯定,也需要心理支持、情感安慰,這就需要一個民主、平等、寬容的家庭環境來容納他們的成長。如果家庭不能提供溫暖、平和的成長環境,家長依然采用簡單說教的方式來對其進行批評教育,那麼,必然會激起孩子的逆反意識,把孩子逼向家長期望的反麵,導致過激行為的產生。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當他們遭受挫折之後,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感到傷心難過。這時候,家長就要學會從多個角度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用發自內心的喜悅感染、打動孩子,使其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正麵強化,說出孩子的優點

孩子在表現優秀的時候,最期望聽到是家長的鼓勵與肯定。當發現了孩子某些優點特長的時候,家長就要對孩子進行積極正麵的肯定,隻有這樣,才能使孩子感受到家長發自內心的愛,才會給孩子帶來愉快的心理感受,強化他們的正麵表現,促使他們努力做得更加完美。

周婷婷是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為了幫助同學,她自發組織了學習互助組。平時,隻要有了問題,大家都會互相幫助……一段時間之後,果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班裏的一名差生,成績有了不小的進步。

由於這個原因,周婷婷和她的學習小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而且,老師還讓其他同學以周婷婷為榜樣,努力學習,積極幫助同學。

媽媽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也對周婷婷給予了積極的肯定,稱讚自己的女兒是個樂於助人的人。周婷婷的信心更足了,她下定決心要將這個互助組進行下去。

不可否認,當孩子做出成績的時候,家長所給予的種種鼓勵和表揚,會進一步激勵起孩子的熱情。當孩子知道,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定位時,便會更加自信。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直接將孩子的優點或成績說出來,不失為一種正確的方法。

在錯誤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每個成人都期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肯定。可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偶爾也會犯一些令自己都難以置信的錯誤,五、六年級的孩子又怎麼能夠避免呢?家長要善於在孩子的錯誤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星期天,兒子去新華書店買書,一下子買回來兩本。爸爸問他:“為什麼買了兩本?”兒子回答說:“同桌說,讓我幫他也買一本。”

可是,當天下午,兒子卻陰沉著臉回來了。原來,兒子給同學買的書弄錯了。一進門他便說:“真笨!簡直就是一頭豬!連本書都買不對!”

爸爸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後,說:“書買錯了,可以去新華書店換一本。實在換不掉,就再買一本!這個錢我來出!不過,需要肯定的是,兒子還很樂於助人嘛!這一點,爸爸表揚!”

兒子聽了爸爸的話,笑笑說:“這筆錢真的你來出?說話算數?”爸爸點了點頭。

故事中的爸爸,並沒有因為兒子為同學買錯書而批評兒子,而是對其樂於助人的品格進行了讚美。不可否認,這位爸爸是明智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孩子一旦犯了錯,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客觀地分析孩子這樣做的深層原因。如果孩子是出於好心,辦錯了事,至少有令人欣慰的地方。家長要肯定這一點,多找機會表揚孩子,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從而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來獲得肯定。

具有負麵性格的孩子,也有與眾不同之處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也不可能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點,有的孩子喜歡與人交流,有的孩子喜歡一個人獨處;有的孩子喜歡聽音樂,有的孩子喜歡做運動……家長要獨辟蹊徑,說出孩子的與眾不同點。

如果你的孩子有著輕微的自我封閉傾向,或許你會覺得難以理解,會采取簡答粗暴的方式進行斥責。可是,要知道,這些特點都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簡單的斥責和生硬的要求隻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當發現孩子具有某些負麵的性格特點時,家長首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積極尋找孩子性格中的積極因素,因勢利導,幫助孩子一步步走出狹隘的天地。然後,在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帶著孩子找到更多的樂趣,讓孩子逐漸變得樂觀向上。

全麵肯定,尋找孩子的優點

家長發自內心的讚揚,是引導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動力。如果家長習慣於把眼光盯在孩子的過錯上不放,孩子就會生出焦慮的情緒。當孩子往消極的方麵發展時,就會出現下麵的一些情形:

孩子說:“我真想照邁克的鼻子來一拳!”

孩子說:“就因為那麼一點點雨,我們老師說我們不能去郊遊了。她好蠢。”

孩子說:“我真不明白,為什麼周末老師還要給我們留這麼多的作業!”

孩子說:“我們今天練籃球,可我一個球都沒投進去。”

在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同時,必須用心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細心捕捉他們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隻有這樣,孩子才會逐步改掉不良習慣,強化優秀的品質。

練習時間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仔細些,家長們便會發現。一旦發現,就要努力保護孩子的這些優點,不要讓其遭受“迫害”。

走進孩子的世界——有缺點的孩子也是天使

人無完人,在每個五、六年級的孩子身上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當家長在不經意間反複去強調這些“缺點”時,很可能給孩子帶來壓力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