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孩子的問題,家長的責任(1 / 3)

小學高年級的孩子更需要家長的關愛(1)

每個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都和家長有著一定的關係。在小升初的關鍵時刻,家長要給孩子更多的關愛,讓他們獲得足夠的尊嚴,從而以自信的心態為小升初做準備。

“你真棒!”——賞識是孩子心靈成長的最佳“養料”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經常會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做比較,甚至對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誇張,於是,這樣的場景一幕幕地出現:

“你看人家鄰居家的孩子,每次數學考試都是班級第一。”

“×××長得又漂亮,又可愛,哪像我們家裏的那位?”

“每次見了麵,×××都會主動和我打招呼,真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我們家的兒子,在這一點上,真不如人家。”

其實,家長們之所以會這樣做,本來是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可是,結果常常是事與願違,隻能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會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

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長處和優點,雖然孩子的天資有別,學習事物有快有慢,學習成績也有高有低,但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不能隻取決於一個方麵。

作為家長,不能隻憑長相、成績等某個方麵就認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自己的孩子沒有出息,而應該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發現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把讚美留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你的讚美聲中繼續發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發現優點及時肯定

五、六年級的孩子,還沒有學會隱藏,他們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是最容易被家長抓住的。有些優點卻由於或者是內在的、或者被壓製埋沒的時間太長了,不容易被別人感覺到。可是,孩子隻要有這個優點,一定就會有靈光閃現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做個有心人,一旦發現了孩子的優點,就要及時肯定。

一個稱職的家長,不但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還會賞識孩子的長處。尤其是對於那些問題比較多的孩子,那些習慣於挨批評的孩子,那些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節的孩子,家長更應該告訴他們:“對於我來說,你的這個優點是最重要的,我為你感到驕傲。”“你在這方麵能做得這麼出色,其他方麵也一定能夠做好。”……可喜的是,有些家長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

小明是個五年級的男孩子,不僅聰明,而且特別調皮。在他的腦海中,經常會出現許多“小問題”,給爸爸媽媽帶來諸多的“麻煩”。

這一天,媽媽一進門,便聽到爸爸正在生氣地指責小明:“沒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就跑出去玩!說你多少次了,你怎麼老愛擺個爛攤子啊?”說到氣頭上,爸爸又開始批評小明的其他諸多錯誤:“你這孩子,又粗心,又貪吃,脾氣也不好……”

媽媽看了看,小明正滿不在乎地嘟著嘴,臉上寫滿了不服氣和不情願。為了緩和僵局,媽媽說:“小明身上是存在缺點,這是肯定的。可是,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同時,在小明的身上也有優點的礙…”

爸爸領會了媽媽的意思,平靜下來之後,說:“是啊,有缺點不要緊,隻要認真加以改正就可以了。其實,小明身上也有許多優點,比如愛勞動,樂於助人等。”媽媽接著說:“還有呢,做事情很認真,很聰明……”

小明本來以為媽媽也會批評自己,誰知竟然誇獎起自己來。他被爸爸媽媽誇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最後,媽媽說:“看到兒子有這麼多優點,我們很驕傲。可是,如果能將自己的缺點改掉,那麼小明更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了。”

聽了媽媽的一席話,小明輕輕地點了點頭。從那之後,小明改掉了很多缺點。

這個案例說明: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五、六年級的孩子,還有些認不清自己,作為家長,就要對他們的優點多進行表揚,以此來讓他們認識自我、增強自信。

家長不僅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還要充分發揮賞識的教育作用。要竭力發現和放大孩子的優點、閃光點,並進行真心地表揚。研究表明:把孩子自己的優點挖掘出來,並加以肯定,對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是十分有好處的。

當著別人的麵表揚孩子

俗話說得好:“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多給孩子一些表揚,不僅可以有效維護孩子的自尊心,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五、六年級的孩子,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尤其在別人麵前,會表現得更加強烈。如果家長能當著別人的麵,真心地表揚孩子幾句,那麼孩子會受到很大的激勵。

與之相反,如果家長當著他人的麵,對孩子進行無休止的批評和訓斥,就會大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多次被大人苛責,就容易不斷地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什麼都比不上別人。 比如,當家長生氣地說孩子“笨”的時候,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笨”的。

有些家長自尊心比較強,卻從來都沒有留意過孩子的自尊心,即使孩子受了委屈或傷害,也不以為然。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不但不能激勵孩子,反而會給親子關係造成緊張。

一個聰明的家長,會給孩子多一些表揚和鼓勵,少一些批評和責罵,尤其是在眾人麵前,更會多給孩子一點積極肯定,少給孩子一點消極評價。因為他們知道,隻有這樣,才能使孩子產生一定的成功感和榮譽感,從而增強他們學習和做事的信心。

不要吝惜對孩子的表揚

在我國的家長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心理:害怕孩子產生驕傲的心理。於是,即使孩子做出了成績,很多家長也會做出否定的表示。 比如,一個正在上六年級的孩子,無奈地告訴自己的同學:“從我爸那兒永遠也得不到一句表揚,當我考了95分時,他會說‘還有100分的呢’;當我考了100分時,他會說:‘這是偶然,你能長期堅持下去嗎?’”

對於孩子的成績,家長是苛求的。他們似乎永遠也不滿足,即使麵對孩子的優秀表現,心中感到很高興,也不會在臉上表現出來。這樣做,不僅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還會傷害孩子的上進心,讓孩子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資料顯示,不論是五、六年級的孩子,還是大人,都願意感受“好話一句三冬暖”的體驗,而“忠言逆耳”畢竟讓人感覺不舒服。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表揚,要充分發揮賞識教育的作用:

賞識教育的實質是愛,這種愛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不帶功利性的。

賞識教育的過程就是從愛的基點出發,發現孩子的每一個優點,肯定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賞識教育的落腳點就在於,對孩子要多讚許、鼓勵、誇獎和表揚。

練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