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輕易打斷孩子的談話。在談話的過程中,不要輕易打斷孩子,要等待孩子陳述完意願和想法後,再提出自己的疑問。直接插話,會讓孩子反感。
家長要和孩子建立起一種良好的信任關係,使孩子在家長麵前不設防,自覺自願地將內心的憂慮吐露出來。在聽孩子述說時,對他所說的內容,家長要及時做出相應的反應,對其痛苦適當地表示同情……這樣做,有助於孩子將心裏的壓力釋放出來,消除顧慮和緊張情緒,控製不安全感的襲擊。
多鼓勵孩子
焦慮的孩子每時每刻都擔驚受怕,內心敏感、容易受傷,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他們的情緒波動。因此,對這樣的孩子要多鼓勵。
鼓勵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一件事情。有些人,就是因為一句鼓勵的言語而改變了命運,重寫了人生。當孩子做錯了事或情緒不穩時,要告訴他們“沒關係”“不要怕”,一段時間以後,孩子就會走出焦慮,建立起自信,並形成開朗樂觀的性格。
焦慮,各種年齡的孩子都會產生,五、六年級的孩子更是如此。哪些理由能證明孩子得了焦慮症?不同的焦慮症的孩子有不同的症狀:
缺乏安全感、心裏不踏實;和同齡的孩子比,明顯地膽校
在很多場合,都會出現大禍臨頭的不祥感覺,急性發作能達到驚恐的程度。
不願離開家長,尤其糾纏媽媽;在學校惶恐不安,有發作性緊張、恐懼。
很多孩子拒絕上學,即使勉強到校,也很少與同學老師交往。
情況嚴重的孩子,會出現食欲不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症狀,比如頭暈、出汗等。
家長的任務,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孩子的焦慮,增強孩子的成就動機,使孩子取得一個個成功。
第一,家長千萬不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暗示孩子,使他們產生緊張感。當孩子感到為難或焦慮時,家長應使自己保持平靜。例如,當孩子要去參加比賽時,家長必須首先做到心平氣和,既不要自己緊張,也不要老提醒孩子“別緊張”。這些言語具有很大的暗示性,更容易導致孩子緊張。
第二,家長要善於用孩子過去的成功經驗來鼓勵孩子。當孩子麵臨一個新的挑戰時,可以幫助他們回想起以前類似活動的成功體驗。這類成功的經驗與當前活動的時間越接近,激勵作用就越大。
練習時間
當孩子發出“我該怎麼辦”的困惑時,家長可以采取上述的做法來加以調節,使孩子恢複到正常狀態。
“就是不想說……”——孩子太孤僻,怎麼辦?
到了五、六年級,有些孩子便會出現孤僻的性格。孤僻是一種孤獨、怪僻、與他人合不來的性格。這種性格有先天氣質的影響,但主要是後天形成的。
孤僻性格在前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有明顯的反映:
平時沉默寡言,不主動提出問題,很少向家人講學校發生的新鮮事。
有事常悶在心裏,但是一旦爆發,非常固執。
不愛參加集體活動,同學們下課都走出教室,他可能一個人待在教室裏。
不喜歡到熱鬧的地方去玩,很少有同學來家同孩子一道做作業。
家中來了客人,不愛和客人說話,往往躲進自己的小房間或外出。
這些孩子之所以會形成孤僻的性格,主要有這樣一些原因:有些孩子的親人突然去世,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孩子長時間沉浸在悲痛之中;有些家長感情不和,給孩子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創傷;有些孩子從小就生活在缺乏交往的環境裏,比如孩子小時候沒有小夥伴一道玩等;有些孩子學習、生活中,受到過嚴重挫折,又沒能得到及時的調適;有些家長性格孤僻,對孩子產生了影響……
孤僻是一種不良性格特征,是孩子心理成長的障礙,要進行有意識地改造。其實,根治孩子孤僻的最佳辦法就是讓孩子變得合群。當孩子融入群體之中的時候,他才會有集體榮譽感,才知道什麼是團結協作。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走出孤僻、變得合群呢?
幫助孩子與他人建立友誼
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任何一個正常孩子的健康成長,都離不開健全的朋友氛圍。
可欣升入五年級之後,情緒一直都非常低落,也不和同學交往。當然,同學們也不願意和她交往,為什麼?因為,每次約她出去玩,可欣都拒絕。
為了讓女兒從孤獨的處境中擺脫出來,媽媽決定給女兒過個熱熱鬧鬧的生日。這一天,她對可欣說:“下周五,是你的生日,你可以邀請自己的同學來。媽媽給你做好吃的!”
女兒聽了,睜大了眼睛:“真的嗎?”媽媽點點頭。
女兒的生日很快就到了,當她帶著同學走進家門的時候,驚呆了。因為,客廳裏,已經被爸爸媽媽布置一新,同學們發出了一陣的讚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