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分數分數,孩子的命根!”的時代,如果孩子不能正確對待分數,必然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行為障礙和人格缺陷:
成績不及格,便覺得低人一等,不願意與人交往。
考試在班裏是最後一名,覺得非常沒麵子!
沒有考得滿分,便覺得很丟人。
家有五、六年級孩子的家長要知道:孩子步入小學高年級之後,獨立自主意識會逐漸得到發展,在他們不斷向周圍環境進行自主探索時,會與周圍的環境發生各種矛盾,難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難題。這時,就要對他們進行耐挫能力的訓練,同時,也要告訴孩子:“考試不及格,不丟人!”
為了使孩子能夠從外界的給予中得到快樂,能從內心激發出一種自尋快樂的本能,家長就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那麼,如何才能實現這一點呢?
鼓勵孩子努力克服困難和挫折
在考試成績出現不及格的時候,有些孩子容易產生消極反應,往往會垂頭喪氣,采取退避的方式。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在孩子成績不理想時,教育孩子勇敢麵對挫折,向困難發起挑戰。那麼,如何來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和挫折呢?
(1)對孩子的心理、情緒進行調整。為了幫助孩子認識到“成績,並不等於一切”,可以對他們的心理、情緒等進行調整,使他們從悲觀的情緒中走出來。例如,11歲的彤彤在數學比賽中失敗了,媽媽是這樣調整彤彤的心態的:“我知道,這次比賽你考得不好,心裏很難受。但是,要知道,你的其他課程考得非常不錯呀。”
(2)讓孩子從悲觀中看到希望。要給孩子一種心理挑戰,讓他們從悲觀中看到希望,能夠從不高興的事情中看到快樂的一麵。例如,當小明在班長的競選中失敗之後,媽媽是這樣安慰他的:“一次沒選上,你的心裏一定不好受。但是,媽媽知道,你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孩子,不管有沒有被選為班長,你都會表現得特別優秀。媽媽相信,在下次的競選中,你一定能行!”
(3)以孩子為自豪。例如,曉曉的語文成績考得不理想,媽媽對她說:“你覺得考得不好讓媽媽很失望,但是,媽媽一直都是以你為榮的。不管你考得怎樣,隻要你認真去考了,媽媽都為你感到驕傲。”
孩子考試不及格,溫情地給予鼓勵
處在小升初的關鍵點,孩子們會參加很多次的考試,因此,成績考得不理想在所難免。一旦孩子的成績考得不理想,這時候,對孩子來說,家人的溫情與支持可以讓他們對自己重新充滿信心。
人是感情的動物,每一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學習好,能夠取得好成績,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敢保證自己每次考試都能考得理想的成績。作為家長,要提醒孩子:要把考試看成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用平常心去對待。
當孩子考試不及格的時候,家長應該看重孩子的心靈,用溫情去溫暖孩子,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從而有效避免挫折對孩子的心靈造成的傷害。
當孩子為一兩次的“考試不理想”感到恐懼或難過時,家長既不能用憐憫的態度對待孩子,也不能在孩子麵前唉聲歎氣,更不能責罵孩子說孩子“沒用!”。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讓孩子明白:考試不及格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次不行,下次再來;繼續努力,總會取得理想的成績的。
孩子處在五、六年級的關鍵點,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很多成績不理想的情況。如果在成績不理想時,得不到適當的引導,常常會失去自信,變得軟弱和退縮;可是如果得到了適當的引導,他們則會坦然麵對。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成績好不好都無所謂,故而一味地放縱和滿足孩子,從來都不督促孩子學習。可是,結果呢?孩子對學習一點都不上心,不上進。因此,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考試,有時候會取得好成績,有時候會不理想,要讓孩子逐步形成看待成績的正確態度,戰勝自己。
有意地給孩子設置一些學習障礙
對於五、六年級的孩子來說,在學習的道路上,難免要遇到苦難、阻礙。如果孩子平時走慣了平坦路、聽慣了順耳話、做慣了順心事,那麼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感到不習慣,就會情緒緊張,容易導致失敗。
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家長可以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意地給孩子設置一些障礙,以此來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家長在為孩子設置障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經常受表揚的孩子,在生活中總是一帆風順,所以要給他們設置一些障礙,讓他們體會挫折。而對那些平時受挫較多、性格內向的孩子,不適宜采用這種方法。
(2)五、六年級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受挫經驗少,辨別是非能力差,因此在給他們設置障礙時,不要過度,要適可而止。
(3)障礙的設置應該具有一定的漸進性。 比如,是由小到大的、由少逐漸增多的。一開始就給孩子設立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隻會把孩子的自信心摧垮。
(4)為了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排除了障礙時,家長要給予及時的幫助與鼓勵。
(5)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有時候會感到委屈,這是不可避免的。家長應該做好這些心理準備:
在孩子受挫後,對一般的情緒反應,家長可以不加理會,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然後振作起來。
如果孩子情緒反應過度,家長則要溫情地給予鼓勵,讓孩子及時擺脫掉失望、傷心等不良情緒,樹立起自信心。
練習時間
當孩子考試不及格的時候,你的孩子感到丟人嗎?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了這樣的苗頭,就要注意了,因為這說明:孩子的抗挫能力比較弱。要積極利用本小節中介紹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同時,要告訴孩子:成績不是萬能的!
智慧小錦囊:孩子不願意溝通,怎麼辦?
案例:
一位家長說:“現在,麵對六年級的兒子,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兒子剛剛上學的時候,還挺聽話,每篇課文都會背得滾瓜爛熟。可是,自從上了五年級之後,他的成績便每況愈下。最讓人生氣的是,前段時間,我給他報了書法班,連續幾個星期天,他居然沒去上課。”
“去年,我們給他轉了學,覺得換個環境也許孩子會有所改變。可是,沒想到,兒子依然我行我素。為了兒子,我做了‘全職媽媽’。可是,我隻要稍有鬆懈,兒子就會鑽空子,一學期下來,不但成績沒有得到提高,我的積極性也全沒了。兒子大了,說多了,嫌你嘮叨;我也試著談心,可是談完了一切照舊。我該怎麼辦啊?”
分析:
作為家長,如果還像小時候那樣,出了問題,對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會引起他對你的排斥和反感。
五、六年級的孩子,由於生理上的急劇變化,他們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大部分是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形式。他們試圖衝破約束和管教,這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
這時候,孩子對事物有了自我辨知能力,做家長的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樣,牽著孩子按自己設計的路線走,自然就會引起孩子不滿,有意跟家長對著幹。
專家建議:
(1)與老師保持聯係,多跟老師交流,隨時關注孩子的變化。
(2)在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鼓勵。
(3)和孩子談話的時候,要單獨進行,不能當著眾人的麵進行。
(4)遇到孩子不懂的問題,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引導他自己積極思考。
(5)改變隻說不做的教育方式,要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個好榜樣。
(6)為了保持在孩子麵前的威信,對孩子一定要嚴格要求,在孩子麵前不要表現得過於隨便。
(7)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講:“我是怎樣為你付出的……”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對比。
(8)與孩子進行一次深入的交談,列舉一下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六年級學習的重要性,鼓勵孩子努力學習,並表達一下做家長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