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五、六年級,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都有了顯著的增長。要抓住這一時期的特點,讓孩子的智力獲得穩步的增長,讓他們的心智變得更加成熟。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可泉—想辦法,提高孩子的進取心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積極進取的人,尤其是家裏有五、六年級孩子的家長更是如此。可是,看到孩子的習慣、個性即將定型,一些五、六年級或即將邁進五、六年級的孩子的家長卻紛紛表示:
“孩子平時不求上進,對成績、表揚漠不關心……”
“我家孩子對成績不理會,好了也不激動,差了也不著急,總覺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有時,我們也給孩子敲警鍾,可是孩子會不服氣地頂撞一句:‘還有比我更差的呢/”
其實,五、六年級的這些孩子,已經不像小時候那樣對任何事情都充滿激情了,換句話說,他們好像一下懶惰了很多。他們寧可坐在那裏發呆,也不願去碰小時候最喜歡的網球拍;即使是做一點家務,他們也會情不自禁地說上一句“累死我了”……這些都是孩子沒有進取心的表現。
如果孩子在五、六年級就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來對待一切,那將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一旦失去了進取心,他們的思想和行動往往都是盲目的;失去了進取心,孩子會變得懶惰;失去了進取心,孩子會以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一切,既沒有目標,也不會有動力……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家長送孩子一顆積極進取的心,比給孩子億萬家產更重要。
要想讓五、六年級的孩子具有進取心,重要的是讓他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一切都是因自身需要而為之。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進取心呢?
讓孩子正確認識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
為了督促孩子學習,有些家長喜歡在孩子麵前每天都念叨著:“你要加油,考個好學校”之類的話,這種效果是不好的。可以帶著孩子去一些高校遊玩,讓他在環境中受到熏陶。要知道,在人們的童年時代,大多數都是充滿了各種幼稚的夢想,這是使人能夠進步、走向成功的內驅力。
每天,卡內基都和弟弟玩著遊戲,在他們的內心便產生了許多夢想。在卡內基11歲的時候,他對自己8歲的小弟弟說:“假如我們長大些,我要組建一個卡內基兄弟公司,賺很多的錢,以便能夠替家長買一輛馬車。”
這種“假如”的遊戲,一直都催促著卡內基努力工作。等到機會真正來的時候,卡內基便抓住了。最後,他終於將理想變成了現實,成為舉世聞名的“鋼鐵大王”。
卡內基的故事告訴我們:要讓孩子對自己多一些認識,使他們意識到,在認識理想中的自我和現實實踐中的自我,往往有較遠的距離。事實證明:這段距離常常能促使孩子去改變、發展現實的自我,成為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通過各種方式,可以鼓勵孩子“誌存高遠”,保證理想中的自我設定富有激勵作用。
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曾經說過:“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讚美,獲得自信。”自信,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五、六年級的孩子更是如此。要想讓孩子具有進取心,首先就要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為了實現這些,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1.仔細觀察,多說一些讚揚之言
讚揚,不僅可以點燃孩子心中的憧憬和希望,還可以促使孩子不斷成長、進步。家長要細心觀察,準確地把握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和優點,讓孩子認識自己、肯定自己。為了實現這一點,和五、六年級的孩子談話的時候,要盡量多肯定他們的優點。當看到別人對自己充滿希望的時候,孩子也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2.正確使用“暗示法”
暗示法,是一種激發孩子自信心的途徑。所謂暗示法,就是借助語言、表情、動作、環境等元素對孩子的某種言行進行無聲的教育,使孩子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進取心態之中。
比如,在生活中,如果發現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可以利用眼神暗示的方法,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為了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可以使用一些拍肩、摸頭等動作,以此來增強孩子的信心。事實證明:使用這種方法,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
3.合理使用“皮格馬利翁效應”
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熱切的期望與讚美能夠產生奇跡。期望者通過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為達到他的預期要求。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同樣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可以讓五、六年級的孩子經曆一個“期望變成現實”的複雜的心理影響過程,一旦孩子擔負起了家長的期待,就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以激勵和指導。同時,孩子也會給自己提出一些積極的前進目標,形成自我激勵的心理機製……這時候,他們的自信心也就更強。
幫助孩子提高競爭力
當今的社會充滿競爭,更需要競爭,要讓孩子明白:對他們來說,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一個對手、一些壓力或一些磨難,絕對不是一件壞事,這些都是激勵他們具有進取心的好辦法:
進取心是一種激勵孩子前進、有趣、富有神秘感的力量,它存在於每個孩子的生命之中。
進取心是一種永不停息的自我推動力,激勵著每個孩子不斷向自己確立的目標前進。
進取心——這種內在的推動力,總是激勵著孩子為了明天更好而奮鬥,會讓孩子的人生更加美好。
為了充分培養孩子的競爭力,在日常學習以及各項活動中,家長就要多向孩子提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或讓孩子多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比如,利用“激將法”去刺激孩子的上進心,鼓勵有潛力的孩子戰勝自己、超越自己。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孩子的進取意識,還可以讓孩子逐漸形成強烈的競爭意識。
練習時間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極為不利的。要想辦法提高孩子的進取心。因為隻有有了進取心,孩子才能進步。
不能一邊學習,一邊玩——教育孩子,要有緊迫感!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主動自覺地學習,可是絕大多數的孩子,還沒有能力深刻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不可能從內心深處激發出自覺學習的激情,因此,家長要正確地加以教育引導。
有些孩子喜歡一邊學習,一邊玩。這習慣,不僅會導致孩子後天感覺統合功能失調,還會讓孩子出現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很多的家長苦於孩子在家的時候學習不主動不專心:
“我家閨女,喜歡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視,真拿她沒辦法!”
“我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寫寫停停,半個小時的作業,他一般都要花費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其實,我知道,絕大多數的時間,他都用來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