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和你想的不一樣,個性的定型期 (4)(1 / 3)

特別提醒:

父母尊重孩子,就是要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無論孩子乖巧還是淘氣,做好還是做壞,我們都要無條件地接納。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孩子當做情緒的發泄桶。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在安全感的基礎上讓孩子感覺到尊重。這樣,孩子才能懂得如何去尊重別人。

樂於享受孩子給予你的感動和驚喜,

培養孩子的生活熱情

人要是沒有熱情是幹不成大事業的。

——文學家R?W愛默生

年年歲歲隻在你的額上留下皺紋,但你在生活中如果缺少熱情,你的心靈就將布滿皺紋了。

——大詩人S?烏爾曼

任教十幾年,我經常見到有個別孩子不管上課還是下課,整天都無精打采,做事慢吞吞,連走路都抬不起腳來。他們對什麼都沒有興趣,不聽課,不寫作業,不想交朋友,甚至不想上學,可是沒辦法,父母逼著到學校。同他們談過心,問他們有什麼目標,他們搖頭;問他們有什麼愛好,他們還是搖頭。他們表示,活著真沒意思。

這是一些失去了生活熱情的孩子,通過抑鬱量表的測試,發現他們基本在中度抑鬱以上。

抑鬱是一種情緒狀態,是一種憂愁和傷感的情緒體驗。孩子的抑鬱一般表現為情緒低落、悶悶不樂、心情悲觀、反應遲鈍、思維遲緩、失去生活的熱情等。他們一般在認識上自我評價比較低,對各種事物都缺乏興趣。專家研究表明,大約四分之一的人一生中曾有過抑鬱。尤其在進入中學之後,由於有些孩子內心具有不安全感和不自信等原因,多會出現抑鬱的傾向,有的表現為心境多變、偏激或突然的情緒搖擺;有的表現為反抗行為,常招致爸爸媽媽和老師的反感;也有的表現為易生氣、煩躁和不安、逃學、冒險、吸毒,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

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認為生活和學習沒有什麼意義。

不隻是中學生,有很多小學生,甚至是學齡前兒童也開始出現類似的狀況。這不能不令我們擔憂,孩子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了解孩子為什麼沒有生活的熱情

孩子為什麼沒有生活的熱情,除了孩子本身的原因,我們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如果我們做一件事情,一直得不到別人的肯定或者評價,就會覺得越做越沒勁,甚至幹脆放棄不做了。由於3歲左右的孩子心智發育還不成熟,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幾乎是完全依靠外界。如果我們肯定了孩子的做法,就會對他們的這個行為起到正強化的作用,孩子會熱情地去做很多與這個行為有關的事。比如孩子在我們下班之後幫我們拿了拖鞋,他會用眼睛看著我們,等著我們的表揚。如果我們表揚了孩子,他們不但會幫我們拿拖鞋,下次還會幫我們倒水等。如果我們什麼表示都沒有,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那麼他們的熱情就會漸漸淡下去。長此以往,孩子就不會再幫我們做事。很多情況都是類似的,反思一下,是不是我們忽視了孩子的感受,沒有對孩子的某些感動的行為及時作出回應和肯定呢?

了解了這些情況,我們應該作出哪些改變呢?

◎樂於享受孩子給予我們的感動和驚喜,培養孩子的生活熱情

心理學家曾說過,缺乏熱情,就很難做出偉大的事情。熱情,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是天生就有的,通俗點兒說,這是生命的活力。但是熱情也是很脆弱的,要想讓孩子繼續保持下去很不容易,它需要我們不斷地保護孩子的生活熱情,千萬不能隨意傷害它。

我們要有孩子般的心。當孩子獨自做了一件比較難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大驚小怪”,表現出孩子般的天真和驚奇。比如,孩子第一次把積木搭成了一座大城堡,我們就要非常驚訝地對孩子說:“哇!孩子,你真了不起,能搭出這麼大的城堡,我真為你感到驕傲!”孩子就會被我們的熱情所感染,繼續投入到探索和實踐中去。

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當孩子做了一件讓我們感動的事,我們一定要表達出我們的感謝。比如,我們生病了,孩子為我們端水、拿藥,我們就要對孩子說“謝謝”。孩子就會感到自己做的事情讓媽媽感動,自己對於媽媽很重要,以後他們就會懷著極大的熱情做出更多讓我們感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