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路漫漫其修遠——求智之路(10)(1 / 1)

1776年,休謨逝世。

上帝存在嗎?我懷疑

休謨認為我們所能夠知道的東西,隻能是我們看到、聽到、聞到、摸到的東西。這也就是說,我們隻能通過感官的感覺來認知事物。除此以外,一切事物都有待證實,人們無法確切知道它到底是怎麼樣的。同樣的,人類的知識也必須以知覺和經驗為基礎,為標準。能通過知覺驗證的,就是知識。不能得到驗證的,就不是知識。他說:

當我們巡視圖書館時,我們可以拿起一本書,……我們可以問:這本書包含著量或數方麵的任何抽象論證嗎?這本書包含有關事實與存在的任何經驗的論證嗎?沒有,那我們就可將它投到烈火中去,因為它所包含的,沒有別的東西,隻有詭辯和幻想。

在哲學的角度來講,休謨這句話是非常大膽而且驚世駭俗的。他說數學和科學才是唯一的知識,因為1+1=2,人們可以用兩個蘋果來數一數;炭能燃燒,我們能看見它在燃燒。因此這些都是知識。但是,傳統的根深蒂固的神學卻不可能是知識,上帝是什麼樣子,有誰見過呢?耶穌能複活,有誰看到了嗎?休謨說的這句話,就把上帝排除在了知識以外。休謨說上帝不是知識,隻能是一種信仰。

上帝是不是存在?上帝是什麼樣子的?人死了是不是去往天堂或者地獄?休謨說這些都是無法知道的,因為我們無法通過感官來驗證這些信息。休謨不是獨斷,他隻是懷疑。他說教會上上帝一定存在,這是不對的。但是他也並沒有說上帝一定不存在。上帝是存在還是不存在,人是無法知道的,人沒有可靠的感官信息,也沒有可靠的資料能證實上帝的存在。因此,我們隻能對“上帝存在”的命題存疑。

有人會反問了,如果上帝不存在,我們怎麼可能有關於上帝的概念呢?我們怎麼知道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呢?同樣的,如果天堂不存在,人們又怎麼可能有關於天堂的概念呢?

休謨說,這些都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上帝、天堂、地獄,類似這樣的概念,我們可以稱之為複合式的概念。什麼是複合式呢?就是人們把各種各樣的元素組合在一起,使之整合為一個事物。例如地獄這個概念,一想到地獄,人們會想到有油鍋、烈火、受苦的人、還有凶惡猙獰的魔鬼,這些東西我們在生活中都看到過。當我們要想象一個“地獄”的概念的時候,我們的腦子就自然而然地把生活中見到的這些恐怖的元素都放在了一起,於是就有了“地獄”這個概念--當然,魔鬼生活中也是沒有的,它同時也是一個複合了各種元素的概念,比如醜陋的人+凶惡的人。

但是,問題在於,當上帝、地獄、天堂這樣的概念產生了以後,人們卻信以為真,以為真的有這樣一個東西在天上存在著。休謨說,天上是不是有一個上帝,我不知道,因為我從來沒有到天上看到過上帝。同時,我也不能斷定天上一定沒有上帝,理由同樣也是我沒有到天上看過。所以,如果有人來跟我說天上一定有一個上帝存在著,或者天上一定沒有上帝存在,我所能做的,就是對這個人的話表示懷疑。

明天太陽一定會出來嗎?我懷疑

牛頓被掉下來的蘋果砸到了頭上,他因此得到啟發,總結出了引力定律,這個故事我們早就知道了。

但是,如果蘋果砸到了休謨頭上,他一定不會想到引力定律。之所以這樣說,不是因為休謨不懂物理學,而是因為休謨會懷疑下一個蘋果是不是一定會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