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宿命卻是無法逃脫的。就是你已經決定了要快樂的時候,智慧的頭腦仍停不住思索的步伐。它拽著哲人不停地往前走,盡管痛苦和孤獨伴隨左右,但是這隻無腳的鳥兒隻能獨享思索的甘苦,一直不停地飛翔。
它知道,停下來的時候,就是死亡的時候。
哲學存在的價值,就在於它高傲的思想。盡管求智的過程布滿艱辛,痛苦和孤獨,但是上帝肯定也賦予了哲人耐性和智慧去享受這種高傲的孤獨吧,於是,我們才看到了哲學的天空中閃閃的星光,不是嗎?
路漫漫其修遠兮,求智之人將上下而求索。
亞裏士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亞裏士多德的哲學人生
今天,當我們談到古希臘哲學時,這三個連貫的人物是我們不得不提到的,那就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他們三人一起創立了古代最輝煌的西方哲學思想,也為數千年的西方哲學奠下了基礎。
而現在,我們要談的是亞裏士多德。這位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總結了泰勒斯以來古希臘哲學發展的結果,並第一次將哲學和其他學科區別開來,開創了邏輯學、倫理學、政治學和生物學等學科的獨立研究。他的學術思想對西方文化、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亞裏士多德集古代知識於一身,在他死後幾百年中,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對知識有過係統考察和全麵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恩格斯稱他為古希臘哲學家之中“最博學的人物”。
亞裏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年出生在雅典以北大約200英裏的一個叫斯塔基拉的地中海城市。他的父親是馬其頓王的宮廷醫師和好朋友。古希臘的醫藥神叫做埃斯克勒庇俄斯,按照醫藥神的慣例,孩子從小就要跟隨父親學習醫道。後來,盡管父母在他年幼的時候都去世了,他由監護人撫養,但是亞裏士多德仍然是在藥香之中長大。這個聰明的孩子好像也會成為一個好醫生,但是父親的去世又給他增加了自主選擇的空間。但是正如許多的哲學家都是在一種知識的氛圍之中長大一樣,盡管他最終沒有選擇醫學,這樣的環境還是熏陶著他,讓他養成了思考和學習的習慣,仿佛他一早就知道自己日後要成為人類科學最偉大的奠基人似的。
關於亞裏士多德的年輕時代,曆史上留下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有人說他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他整日酗酒作樂,以致家產讓他揮霍殆盡。為了不挨餓他隻好去當兵,退役後便回到家鄉當起了醫生,直到30歲那年,他進了柏拉圖開設的阿卡達米亞學園,這個時候他才真正開始學習哲學。另外一些人則說,亞裏士多德18歲來到了雅典,很快就進入了柏拉圖的學園。但是這個學生當時可沒有哲學家的沉穩風度,相反,他很有些輕舉妄動,還不是那麼安分守己。
無論如何,幸好我們的哲學家放縱的性格在學園幽靜的樹林中平靜了下來,他浮躁的心靈也立即就被知識所吸引了過去。因為如果缺少了他的貢獻,將是人類文明多麼大的一個遺憾。
亞裏士多德全部的熱情被他傾注到了哲學上,他不惜花重金購買書籍,仔細地研讀,探究深邃的思想。亞裏士多德一生都保持了這種狂熱愛書的習慣。當時並沒有印刷品,他能買到的都是一些手稿。亞裏士多德是繼悲劇作家歐裏庇得斯之後的第一位藏書家。他為學術發展作出了眾多的貢獻,建立圖書分類的方法就是其中之一。據說老師柏拉圖來到他的房間,看到架子上,桌子上,床上都擺滿了書,不禁感歎:“真是讀書人的房間”。亞裏士多德在學園裏一邊學習一邊研究問題。他在許多領域都顯示了自己出色的才華,柏拉圖稱他為“學園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