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遠
亞裏士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休謨:懷疑,懷疑,再懷疑
休謨的哲學人生
上帝存在嗎?我懷疑
明天太陽一定會出來嗎?我懷疑
尼采:瘋子最自由,天才最痛苦
尼采的哲學人生
上帝死了
重新估價一切價值
酒神精神
權力意誌和英雄道德
超人哲學
羅素眼中的尼采
路漫漫其修遠
尼采說:瘋子最自由,天才最痛苦。
如果人生真的和叔本華說的一樣,是一場無法逃離的痛苦。那麼哲學家的痛苦又比常人更多了一重,那就是求智的痛苦。
不是有人問嗎?痛苦的哲學家和快樂的豬之間,你要如何選擇呢?
豬的幸福就是沒有思考,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再吃,高興了,出去遊戲;不高興了,在家睡覺。生活很簡單,隨興而行。無論如何,自己喜歡就好。人們常常以自己有思想能力而驕傲,殊不知,.沒有思想,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
如果說人類求知之路必然伴隨著痛苦,那麼求智之路的苦猶痛更深。上帝賦予的智慧讓他們站在常人攀登不到的高山上遠矚,而這樣的位置,又必然要承受高處不勝寒的寂寞。遠離人群的孤獨,和者甚寡的寂寞,刻板的生活,學術的艱深,哲學家承受生命無法承受之重。
偉大如亞裏士多德者,史上能有幾人。柏拉圖對蘇格拉底的深厚師生情,肯定也影響到了他和柏拉圖之間的師生情。如果他也能和柏拉圖一樣,忠實的繼承導師的思想,他的哲學之路應該會輕鬆自如一些。但是,他的智慧不斷提醒他要保持哲學的自我。中國人經常討論人在麵臨著仁與義、忠與孝兩難之時,應該如何抉擇。亞裏士多德也曾經站在了這個十字路口,這時,他的求智之苦不僅僅是哲學之苦,還增添了真理和真情的抉擇之苦。最終,雅典娜女神很欣慰地看到,真理戰勝了一切。亞裏士多德響亮地喊出了“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他反叛了柏拉圖,建立了自己的智慧之學。西方的哲學傳統從此開始了兩條不同的思路,柏拉圖的和亞裏士多德的。從此,他在哲學之中有了自我,同時也獨立地享受著哲學之苦。
而英國的休謨告訴人們,不要迷信任何的權威,哲學的意義就是要授人以智慧,而不是讓人妄下定論,妄下定論會導致迷信,而哲學從來都不可能是迷信。於是,他懷疑--懷疑是他的天平,他用這個工具來找出什麼是迷信,什麼是真理。上帝真的存在嗎?他懷疑;蘋果打在牛頓的頭上,是“因為”引力嗎?他懷疑-他並不懷疑牛頓的科學成就,他懷疑的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因為……所以”這樣的關係存在嗎?如果說豬能快樂,其中一個原因在於他願意相信每一個人告訴他的都是真的話,那麼什麼都不願意相信的休謨隻能注定痛苦了。
把痛苦放大到極致的應該就是尼采了。按照叔本華的痛苦原則,對世界感知得越真切的人就越痛苦,於是,天才最痛苦,瘋子最自由。篤信叔本華的尼采,才華橫溢,學富五車,但是當他墮入哲學的痛苦深淵而無法自拔的時候,就隻能變成瘋子來尋求自由了。
如此一來,誰不願意做快樂的豬呢?誰願意做痛苦的哲學家呢?如果上帝賜予哲人的智慧,是為了讓他們把這個世界看得更清楚。然而,為了看清楚這個世界,哲人卻要付出痛苦一生的代價的話,有人會寧願模糊、甚至糊塗得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