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危機是沒有危機感,最大的陷阱是滿足。人要學會用望遠鏡看世界,而不是用近視眼看世界。順境時要想著為自己找個退路,逆境時要懂為自己找出路。
學習力強。學曆代表過去,學習力掌握將來。懂得從任何的細節,所有的人身上學習和感悟,並且要懂得舉一反三。主要的是,學習,其實是學與習兩個字。學一次,做一百次,才能真正掌握。學,做,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隻有達到教的程度,才算真正吃透。而且在更多時候,學習是一種態度。隻有謙卑的人,才真正學到東西。大海之所以成為大海,是因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行動力強。隻有行動才會有結果。行動不一樣,結果才不一樣。知道不去做,等於不知道,做了沒有結果,等於沒有做。不犯錯誤,一定會錯,因為不犯錯誤的人一定沒有嚐試。錯了不要緊,一定要善於總結,然後再做,一直到正確的結果出來為止。
要懂付出。要想傑出一定得先付出。斤斤計較的人,一生隻得兩斤。沒有點奉獻精神,是不可能創業的。要先用行動讓別人知道,你有超過所得的價值,別人才會開更高的價。
有強烈的溝通意識。溝通無極限,這更是一種態度,而非一種技巧。從目標到細節都在溝通的內容之列。
講究誠信。合作的確是一種精神,它源於信任,且無處不在,更重要的是這種精神是難以估量的。這個時代呼喚許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將永遠是推動時代前進的不竭動力。合作源於信任。在現金諸多的國際組織與團體中,其實都是以合作為基礎的,而這樣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各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合作是需要不同的個體共同完成的,而且是需要默契的。如果個體間缺乏充分的信任,就不會有默契,合作也就不可能成功。譬如世界貿易組織中關於定期彙報簽約國財政狀況的規則,倘若簽約一方為了保留實力而虛報少報相關數據,那麼,這種不信任的行為必然會導致合作的失敗。因此,不難看出,缺少誠意和信任的合作毫無存在的價值。
有最基本的道德觀。曾經有一個記者在家寫稿時,他的四歲兒子吵著要他陪。記者很煩,就將一本雜誌的封底撕碎,對他兒子說:"你先將這上麵的世界地圖拚完整,爸爸就陪你玩。"過了不到五分鍾,兒子又來拖他的手說:"爸爸我拚好了,陪我玩!"記者很生氣:"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說謊話就不好了。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拚好世界地圖!"兒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拚好了呀!"記者一看,果然如此:不會吧?家裏出現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問:"你是怎麼做到的?"兒子說:世界地圖的背麵是一個人的頭像。我反過來拚,隻要這個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所以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30歲之前不懂得合作,30歲之後就不懂得分享。因為有了合作這個前提,才會有分享的存在。而這個分享所包含的內容是廣泛的。20多年前,一個在美國長大的猶太裔青年到以色列訪問,教堂神父給他講了二戰期間發生的一件事:一個冬天,德國納粹將猶太人驅趕在一起,用火車運往歐洲某地的一個集中營,火車須經漫長一夜方可到達目的地。歐洲的冬季非常寒冷,而他們每6個人中才有1個人能得到一條毯子禦寒。這時,沒有人搶奪、沒有人爭吵,隻見幸運得到毯子的那個人平靜地將毯子鋪開,和周圍其他5人一起分享這難得的溫暖。
這一故事給這個青年以巨大的震撼與啟發。後來這個青年將這一理念活學活用,引進自己的企業:先是為公司的臨時職工提供必要的福利,進而還創立了美國企業曆史上第一個"期股"形式,即讓公司所有員工都獲得公司的股權。此舉開始時受到公司高層許多人的反對,而且在推行初期企業出現虧損。但這個青年人力排眾議,沒有絲毫的動搖和退縮,仍然堅持和員工分享公司利益。他堅信通過利益共享,與員工形成互相信任的密切夥伴關係,並將這種信任和忠誠傳遞給顧客,這樣股東的長期利益才會增加,其效果比單純廣告宣傳對公司作用要大得多。實踐證明他的決策是正確的。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不但公司業務很快扭虧增盈,而且被譽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股票市值在10多年間上升了100多倍,市值達到300億美元。這個年輕人就是霍華德·舒爾茨,他所領導的公司就是當今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
有一天,上帝對一名教士說:"來,我帶你去看看地獄。"他們進入了一個房間,那裏有許多人正在圍著一隻煮食的大鍋坐著,他們眼睛直呆呆地望著大鍋,又餓又失望。每個人手裏都有一隻湯勺,因為湯勺的柄太長,所以食物沒法送到自己的嘴裏。